赞曰∶
瞻彼前修,有懿文德。声昭楚南,采动梁北。
雕而不器,贞干谁则。岂无华身,亦有光国。
诗句释义:
- 瞻彼前修,有懿文德。声昭楚南,采动梁北。
- “瞻彼前修”表示回顾历史上的贤人先哲;
- “有懿文德”指他们的德行高尚且充满文采;
- “声昭楚南”意味着他们的名声显赫,在楚国南部都能听到;
- “采动梁北”则表示他们的影响力远至梁地(今河南开封一带)。
- 雕而不器,贞干谁则。岂无华身,亦有光国。
- “雕而不器”比喻这些人虽然才华横溢却不失其本性;
- “贞干谁则”暗指这样的品质或才能难以找到可以匹敌的人;
- “岂无华身”表示他们不拘小节、洒脱自然;
- “亦有光国”表明他们不仅自身闪光,还为国家带来了光明。
译文:
赞曰:
遥望前人的崇高品德,他们的文采和德行闻名遐迩。
他们的名声如楚南之景广为人知,影响力遍布梁地以北。
尽管才艺出众但不失本性,这样的品质实在难寻。
他们不拘小节自然自在,国家因此也更加光明。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古代圣贤的卓越品德和辉煌成就,通过对比他们的才华与品质,突显出他们的卓越不凡。首句回顾了那些历史上受人尊敬的贤者,他们不仅有着高尚的德行,还因其卓越的文采而名声远扬。接着,诗中强调了这些人虽才华横溢却不失其本色,展现了他们对个人修养的重视。最后,作者通过“岂无华身,亦有光国”两句,表达了对这些人物不拘于小节、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以及由此带给国家的积极影响的高度赞扬。整首诗体现了对古代文化与道德传统的尊敬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