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铨序一文为易,弥纶群言为难,虽复轻采毛发,深极骨髓,或有曲意密源,似近而远,辞所不载,亦不可胜数矣。及其品列成文,有同乎旧谈者,非雷同也,势自不可异也;有异乎前论者,非苟异也,理自不可同也。同之与异,不屑古今,擘肌分理,唯务折衷。按辔文雅之场,环络藻绘之府,亦几乎备矣。但言不尽意,圣人所难,识在瓶管,何能矩矱。茫茫往代,既沉予闻;眇眇来世,倘尘彼观也。

赞曰∶

生也有涯,无涯惟智。逐物实难,凭性良易。

傲岸泉石,咀嚼文义。文果载心,余心有寄。

【译文】

文思的雕琢和创作,是容易的事情;但要广泛地撰写各种文章,却是难以做到的。即使是对细微的事物也能进行精细的描述,深究其本质,但有些内容可能不被收录。即使如此,也还是有很多内容无法一一列举出来。当这些作品被编纂成册之后,其中既有与过去论述相同的地方,这并不是因为重复,而是形势使然;也有与前人观点不同的地方,这并不是刻意追求不同,而是因为事物的道理本来就是不同的。无论是相同还是不同,都不屑于拘泥于古今的界限。在分析事物时,必须剖析其肌理,力求达到一个折中的平衡点。按辔控制文学的高雅领域,环络藻绘之府,也几乎已经完备了。但是文字表达不尽意,圣人也是很难做到的,见识只在瓶中管里,又怎能约束自己呢?往代的文献浩繁难尽,既已沉没在我的耳闻之中;未来的后世,又将如何去看待我们的作品呢。

【赏析】

这是一篇《文心雕龙》的序志。文章开头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写好一篇文章?作者认为写文章并不难,但要广泛地写好一篇文章却不容易。接着作者指出:即使是对细微的事物也能进行精细的描述,深究其本质,但有些内容可能不会被收录。然后,作者进一步阐述他的观点:即使是相同的事物,由于形势使然,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即使是不同的事物,道理本身不同,也不能刻意追求不同。最后,作者提出:不论是相同还是不同,都不屑于拘泥于古今的界限。在分析事物时,必须剖析其肌理,力求达到一个折中的平衡点。

接下来是第二段,“赞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用来总结全文或某一节的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价或赞扬。本篇文章的赞语如下:

生也有涯,无涯惟智。逐物实难,凭性良易。

傲岸泉石,咀嚼文义。文果载心,余心有寄。

【注释】

  1. 生也有涯:人生是有限的。
  2. 无涯惟智:没有止境的是智慧。
  3. 逐物实难:追逐外物实在是困难的。
  4. 凭性良易:依据本性去做就容易一些。
  5. 傲岸泉石:形容人的高洁、清雅。
  6. 咀嚼文义:品味诗文的含义。
  7. 文果载心:文章能承载心灵。
  8. 余心有寄:我的内心有所寄托。
    【赏析】
    这篇文章是作者在序言中对文辞的写作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后得出的一个结论:生也有涯,无涯惟智;逐物实难,凭性良易。即:人生是有限的,而智慧是没有止境的;追逐外物实在是困难的,依据本性去做就容易一些。接着作者用“傲岸泉石,咀嚼文义”来说明自己能够品味诗文的含义,同时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寄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