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四美废,方见百忧侵。

曰余滥官守,因之溯庐久。

水接浅原阴,山带荆门右。

从容少职事,疲病疏僚友。

命驾独寻幽,淹留宿庐阜。

庐阜擅高名,岧岧凌太清。

舒云类紫府,标霞同赤城。

北上轮难进,东封马易惊。

未若兹山险,车骑息逢迎。

山横路似绝,径侧树如倾。

蒙笼乍一启,磥硊无暂平。

倚岩忽回望,援萝遂上征。

乍观秦帝石,复憩周王城。

交峰隐玉霤,对涧距金楹。

风传凤台琯,云渡洛宾笙。

紫书时不至,丹炉且未成。

无因追羽翮,及尔宴蓬瀛。

蓬瀛不可托,怅然反城郭。

时过马鸣院,偶憩鹿园阁。

既异人世劳,聊比化城乐。

影塔图花树,经台总香药。

月殿曜朱幡,风轮和宝铎。

园桓即重岭,阶基仍巨壑。

朝猿响甍栋,夜水声帷薄。

酬陆长史倕诗

一朝四美废,方见百忧侵。    
曰余滥官守,因之溯庐久。    
水接浅原阴,山带荆门右。    
从容少职事,疲病疏僚友。    
命驾独寻幽,淹留宿庐阜。    
庐阜擅高名,岧岧凌太清。    
舒云类紫府,标霞同赤城。    
北上轮难进,东封马易惊。    
未若兹山险,车骑息逢迎。    
山横路似绝,径侧树如倾。    
蒙笼乍一启,磥硊无暂平。    
倚岩忽回望,援萝遂上征。    
乍观秦帝石,复憩周王城。    
交峰隐玉霤,对涧距金楹。    
风传凤台琯,云渡洛宾笙。    
紫书时不至,丹炉且未成。    
无因追羽翮,及尔宴蓬瀛。    
蓬瀛不可托,怅然反城郭。    
时过马鸣院,偶憩鹿园阁。    
既异人世劳,聊比化城乐。    
影塔图花树,经台总香药。    
月殿曜朱幡,风轮和宝铎。    
园桓即重岭,阶基仍巨壑。    
朝猿响甍栋,夜水声帷薄。    

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陆长史来访的感激之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一朝四美废,方见百忧侵。—— 一旦失去了四个美好的事物(可能指的是官职),我才发现忧愁不断侵袭着我的心。
  2. 曰余滥官守,因之溯庐久。—— 说我是滥竽充数的官员,因此我在此处停留了很久。
  3. 水接浅原阴,山带荆门右。—— 水面靠近浅原,山峦环绕在荆门右侧。
  4. 从容少职事,疲病疏僚友。—— 悠闲地处理日常事务时,我感到疲惫和疏远了朋友。
  5. 命驾独寻幽,淹留宿庐阜。—— 我决定驾车独自去探访幽静之地,并在那里过夜。
  6. 庐阜擅高名,岧岧凌太清。—— 庐阜以它高耸的名声著称,其山势高耸入云霄。
  7. 舒云类紫府,标霞同赤城。—— 天空中的云彩像紫色的宫殿,而阳光则如同赤色城墙般耀眼。
  8. 北上轮难进,东封马易惊。—— 向北行进困难重重,向东封路也容易受到惊吓。
  9. 未若兹山险,车骑息逢迎。—— 不如这山险峻,车辆和马匹在此都不必小心翼翼。
  10. 山横路似绝,径侧树如倾。—— 山路蜿蜒仿佛断了一般,小径旁边的树木倾斜欲倒。
  11. 蒙笼乍一启,磥硊无暂平。—— 忽然之间一片云雾散开,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12. 倚岩忽回望,援萝遂上征。—— 靠在岩石上忽然回头望去,于是攀援而上继续前行。
  13. 乍观秦帝石,复憩周王城。—— 突然看到秦始皇的巨石遗迹,然后又休息在周文王的城邑中。
  14. 交峰隐玉霤,对涧距金楹。—— 两座山峰相交错如同隐藏在玉溜之中,对面的山谷距离金色的屋梁不远。
  15. 风传凤台琯,云渡洛宾笙。—— 风吹过凤台的管乐器,云越过洛水的笙乐声。
  16. 紫书时不至,丹炉且未成。—— 紫红色的书卷有时不会到来,黑色的炼丹炉还没有制成。
  17. 无因追羽翮,及尔宴蓬瀛。—— 没有机会追随那飞翔的羽翼,只能与你在这里聚会如同进入蓬莱仙境一般。
  18. 蓬瀛不可托,怅然反城郭。—— 蓬莱仙岛是不可依靠的,于是我怅然离开城郭返回家中。
  19. 时过马鸣院,偶憩鹿园阁。—— 时间过去后路过马鸣寺,偶尔在鹿园阁休息。
  20. 既异人世劳,聊比化城乐。—— 既然不同于世俗的劳苦,那么就与那些修仙者一样享受乐趣吧。
  21. 影塔图花树,经台总香药。—— 影子塔上的佛像画着花朵树木,经台上陈列着各种香料药材。
  22. 月殿曜朱幡,风轮和宝铎。—— 月光照耀下的月殿上飘扬着红色的旗帜,风轮伴随着宝铎发出悠扬的声音。
  23. 园桓即重岭,阶基仍巨壑。—— 园桓就是那座巍峨的山脉,台阶的基础依然深埋于巨大的山谷之中。
  24. 朝猿响甍栋,夜水声帷薄。—— 早晨听到山猿在屋梁间回荡,夜晚听着水流声从帷幕下流过。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提到的各种自然元素(如云、风、水)也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整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对自然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