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在荆州,全欲以德被江、汉,耻以威刑肃物。令史受杖,正从朱衣上过。桓式年少,从外来,云:“向从阁下过,见令史受杖,上捎云根,下拂地足。”意讥不著。桓公云:“我犹患其重。”

简文为相,事动经年,然后得过。桓公甚患其迟,常加劝免。太宗曰:“一日万机,那得速!”

山遐去东阳,王长史就简文索东阳云:“承藉猛政,故可以和静致治。”

殷浩始作扬州,刘尹行,日小欲晚,便使左右取袱,人问其故?答曰:“刺史严,不敢夜行。”

谢公时,兵厮逋亡,多近窜南塘,下诸舫中。或欲求一时搜索,谢公不许,云:“若不容置此辈,何以为京都?”

王大为吏部郎,尝作选草,临当奏,王僧弥来,聊出示之。僧弥得便以己意改易所选者近半,王大甚以为佳,更写即奏。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桓公在荆州,全欲以德被江、汉,耻以威刑肃物。令史受杖,正从朱衣上过。桓式年少,从外来,云:“向从阁下过,见令史受杖,上捎云根,下拂地足。”意讥不著。桓公云:“我犹患其重。”    
- **翻译:** 桓温在荆州时,他完全希望用道德去影响江、汉一带的人民,却因为害怕用武力威慑人们而感到羞耻。他手下的官员受到责罚,正是从穿着朱红色衣服的大官身上经过。桓温的侄子桓式年轻的时候,从外面来,说:“刚才我从阁下经过,看到那位受处罚的官员正在挨打,上边触及云朵,下边碰到地面。”桓温听了之后说:“我仍然担心他太重了。”    
    
2. 简文为相,事动经年,然后得过。桓公甚患其迟,常加劝免。太宗曰:“一日万机,那得速!”    
- **翻译:** 简文帝担任宰相期间,处理政务常常要花费一年的时间,才得到结果。桓温对此非常担忧,经常劝勉他尽快处理。晋朝人王献之评论说:“一天有一万件事要处理,哪能快呢?”    
    
3. 山遐去东阳,王长史就简文索东阳云:“承藉猛政,故可以和静致治。”    
- **翻译:** 山涛离开东阳后,王长孙就简文帝请求让山涛回来,说:“依靠你强大的治理才能,所以可以使政治恢复和谐。”    
    
4. 殷浩始作扬州,刘尹行,日小欲晚,便使左右取袱,人问其故?答曰:“刺史严,不敢夜行。”    
- **翻译:** 殷浩刚做扬州刺史时,刘尹要去那里上任,天已经晚了,于是让手下的人拿来包袱。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刺史很严格,不敢夜晚出行。”    
    
5. 谢公时,兵厮逋亡,多近窜南塘,下诸舫中。或欲求一时搜索,谢公不许,云:“若不容置此辈,何以为京都?”    
- **翻译:** 谢安当政时期,士兵、役卒逃散,许多人都逃到了南塘附近,躲进了停泊在那里的船只里。有人提议现在就要搜查这些逃跑的士兵,谢安不同意。他说:“如果连这些人都不放过,怎么能算得上是京都呢?”    
    
6. 王大为吏部郎,尝作选草,临当奏,王僧弥来,聊出示之。僧弥得便以己意改易所选者近半,王大甚以为佳,更写即奏。    
- **翻译:** 王坦之当时担任吏部郎,起草了一份选官名单,正要交给皇帝审批。这时王僧弥来了,顺便把名单给他看了。王僧弥很快就按照自己的意思改动了他选择的人选将近一半,王坦之认为非常好,又重新写了一份上报皇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