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夷甫与裴景声志好不同。景声恶欲取之,卒不能回。乃故诣王,肆言极骂,要王答己,欲以分谤。王不为动色,徐曰:“白眼儿遂作。”
王夷甫长裴成公四岁,不与相知。时共集一处,皆当时名士,谓王曰:“裴令令望何足计!”王便卿裴。裴曰:“自可全君雅志。”
有往来者云:庾公有东下意。或谓王公:“可潜稍严,以备不虞。”王公曰:“我与元规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乌衣,何所稍严。”
王丞相主簿欲检校帐下。公语主簿:“欲与主簿周旋,无为知人几案闲事。”
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余两小簏箸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诗句释义及译文:
- 王夷甫与裴景声志趣不合,裴景声试图拉拢王夷甫,但未能成功。
- 注释:王夷甫(王戎)和裴景声(裴楷)在志向和爱好上有所不同。裴景声试图通过贬低、攻击王夷甫来拉近关系,但王夷甫不为所动,淡然回应,表现出对个人志趣的坚持。
- 王夷甫尊敬裴成公超过自己,裴成公也尊重王夷甫。
- 注释:王夷甫比裴成公年长四岁,两人并不相识,但在一次集会中相遇,彼此都成为了当时名士圈子中的一员。裴成公称赞王夷甫,而王夷甫则称裴成公为“卿”。
- 有人传言庾亮打算离开朝廷,有人告诉王公说:“您应该更加严格一些,以防不测。”
- 注释:庾亮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大臣,传闻他有离开朝廷的意思。王公得知此事后,表示自己与庾亮的政见不同,即使庾亮想来,他也愿意坚守自己的志向,不随波逐流。
- 王丞相的主簿想要检查帐下的账目,但王丞相告诉他:“你想和我周旋,不必过分了解别人的私事。”
- 注释:这里的王丞相指的是王导,他的主簿想要查看帐下的财务情况。王导以轻松的语气回答,表示自己不介意下属关心自己的私事,展现了一种宽容的态度。
- 祖士少喜欢钱财,阮遥集喜欢木屐,两者都喜欢经营,但对是否值得却意见不一。
- 注释:祖士少(祖士雅)和阮遥集都是晋朝人,他们各自热衷于财物和木屐。虽然他们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对这两种物品的好坏并没有明确的判断标准,导致他们的争执一直存在。
- 有人去拜访阮遥集,见他正吹火蜡制木屐,于是感叹道:“不知道一生能有几双好木屐?”神情显得十分闲适自在。
- 注释:这次访问者见到了阮遥集正在制作木屐,并询问其数量。阮遥集回答说不知有多少,并且用轻松的语气谈论自己的嗜好,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