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明帝解占冢宅,闻郭璞为人葬,帝微服往看。因问主人:“何以葬龙角?此法当灭族!”主人曰:“郭云:‘此葬龙耳,不出三年,当致天子。’”帝问:“为是出天子邪?”答曰:“非出天子,能致天子问耳。”

郭景纯过江,居于暨阳,墓去水不盈百步,时人以为近水。景纯曰:“将当为陆。”今沙涨,去墓数十里皆为桑田。其诗曰:“北阜烈烈,巨海混混;垒垒三坟,唯母与昆。”8王丞相令郭璞试作一卦,卦成,郭意色甚恶,云:“公有震厄!”王问:“有可消伏理不?”郭曰:“命驾西出数里,得一柏树,截断如公长,置床上常寝处,灾可消矣。”王从其语。数日中,果震柏粉碎,子弟皆称庆。大将军云:“君乃复委罪于树木。”

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

诗句及译文:

  1. 晋明帝解占冢宅,闻郭璞为人葬,帝微服往看。因问主人:“何以葬龙角?此法当灭族!”主人曰:“郭云:‘此葬龙耳,不出三年,当致天子。’”
  • 诗句释义: 晋明帝(晋武帝司马炎)听说郭璞被选为某人安葬,他穿着普通衣服去墓地查看。询问主人为何选择在龙角下埋葬,并且这个做法会导致家族灭绝。
  • 译文: 晋明帝听说郭璞被选来为某人安葬,他假装成普通人去看墓地。他问了主人为什么选择在龙角下埋葬,并说这种做法会毁掉整个家族。
  • 关键词汇注释: 冢宅(坟墓)、微服(不显露身份)、郭璞(人名,指著名的占卜师)、葬(埋葬死者)、帝(皇帝)、龙角(指墓地的特定部分)。
  • 赏析: 这段描述展示了晋明帝对郭璞的怀疑,以及对可能的灾难后果的恐惧。通过询问原因和解释,揭示了晋明帝对于未知事物的不信任以及迷信心理。
  1. 郭景纯过江,居于暨阳,墓去水不盈百步,时人以为近水。景纯曰:“将当为陆。”今沙涨,去墓数十里皆为桑田。
  • 诗句释义: 郭璞渡过江南后,住在暨阳,墓地离江边不到一里。当时的人认为这里靠近水。郭璞说:“不久之后将会成为陆地。”现在沙洲已经上涨,几十里外都变成了稻田。
  • 译文: 郭璞渡过长江后,住在暨阳。他的墓地离长江边不到一百步。当时的人们认为这里靠近水。郭璞说:“不久之后将会成为陆地。”现在已经有沙洲涨起,几十里外的地方都是农田了。
  • 关键词汇注释: 过江(渡过江河)、江边、暨阳(地名)、墓(坟墓)、水不盈百步(距离)、时人(当时的人)、沙涨(沙洲变高变远)、桑田(稻田)。
  • 赏析: 这段描述了郭璞对环境变化的预测能力,反映了他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预见性。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对郭璞能力的敬畏和迷信。
  1. 王丞相令郭璞试作一卦,卦成,郭意色甚恶,云:“公有震厄!”王问:“有可消伏理不?”郭曰:“命驾西出数里,得一柏树,截断如公长,置床上常寝处,灾可消矣。”王从其语。数日中,果震柏粉碎,子弟皆称庆。
  • 诗句释义: 丞相王导命令郭璞尝试着做一次卦象,卦象完成后,郭璞的表情显得非常不好。他告诉王导:“您有地震的灾害。”王导问道:“有没有可以消除这种灾害的办法呢?”郭璞说:“驾车向西走几里路,找到一棵柏树,把它截断做成和你一样的长度,放在你的床上睡觉的地方,灾难就可以消除了。”王导听从了他的建议。几天后,真发生了地震把柏树砸碎的事件,所有人都为此感到高兴。
  • 译文: 丞相王导命令郭璞尝试着做一次卦象,卦象完成后,郭璞看起来非常不高兴,告诉王导:“您有地震的危险。”王导问:“有没有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办法呢?”郭璞回答:“驾车到西边走大约几里路,找到一棵柏树,把它截断做成你身高的长度,然后放在你睡觉的床铺上,这样就可以消除灾难。”王导按照郭璞的建议做了。几天后,真的发生了地震,柏树被砸碎了,所有人都为此而高兴。
  • 关键词汇注释: 丞相(职位名)、王导(人名,三国时期吴国的政治家)、命驾(驾车出行)、西出(向西走)、柏树(一种树)、灾可消伏(消除灾害的方法)、震厄(地震引起的灾害)。
  • 赏析: 这段描述了郭璞通过预知未来的方式帮助王导化解了一场可能的灾难。这不仅体现了郭璞超凡的预言能力,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灾害的恐惧和寻求解决之道的心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