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岩石妙。人问其所以?顾曰:“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顾长康道:“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注意通读全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本诗是《世说新语》中的一则,主要描写顾恺之画人的技巧。他画人物时“或数年不点目精”,意思是说有时几年都不点眼睛上的瞳仁(眼珠),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意思是说,人物的四肢容貌美丑,本来和绘画的精妙没有关系;而能够表现人的神态精神,关键在于眼神。顾恺之认为,眼神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神情气质。所以,画人时应该注重眼神,以使作品生动传神。顾长康道:“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意思是说:画家挥动琴弦演奏乐曲很容易,而目送大雁南飞却很难。
【答案】
译文:顾恺之在岩石上画谢幼舆,人们问他为什么?顾恺之说:“谢幼舆说‘一丘一壑,自谓过之’,这个人应该置于一丘一壑中。”顾恺之在画人物画的时候,有时几年都不点眼睛上的瞳仁,有人向他请教其中的道理,顾恺之说:“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意思是说,人物的四肢容貌美丑,本来和绘画的精妙没有关系;而能够表现人的神态精神,关键在于眼神。顾恺之认为,眼神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神情气质。所以,画人时应该注重眼神,以使作品生动传神。顾恺之在画飞鸟时,常常目送飞鸟南飞,觉得非常困难。
赏析:
顾恺之,字长康,小名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东晋著名画家、书法家,被誉为“才绝、画绝、痴绝”,是中国美术史上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张僧繇并称“顾张”,又与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合称“魏晋四大家”。其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顾恺之擅长人物画,尤精于佛道、历史故事画,笔法传神,气韵生动,形象逼真,富有个性。他在绘画上的主要成就在于对古代人物的描绘,特别是对佛像的刻画。据《世说新语·巧艺第二十一》,顾恺之在岩石上画谢幼舆的故事,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谢幼舆”即谢鲲。《世说新语》载:谢鲲字幼舆。他是谢安族兄谢万的弟弟。谢万曾任荆州刺史,谢鲲任广武将军兼中领军。后桓温执政,谢万被杀,谢鲲被贬为庶人。谢鲲性格豪迈放诞,善于清谈。谢安曾称赞他:“谢家诸人并皆清悟,但如卿少日,故有士宗那样狂简。”谢安还曾对侄儿谢琰说:“我年轻时就十分喜爱裴郎(指裴楷)的风采。”
谢鲲好交友,常与王右军(王羲之)等清谈饮酒,纵情山水,游山玩水,生活颇为潇洒。谢鲲在一次宴会上向王羲之问及自己与王右军比起来怎么样,王羲之说:“卿似鸾凤,翔云蔽天。”谢鲲听后大笑不已。
谢安去世后,王羲之也去世了。谢安之子谢朗、谢安侄子谢尚、谢万兄弟的儿子谢玄等人,都继承了父辈的风骨和才华,在政治、学术、文化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形成了一个很有影响的家族。这个家族的成员大多崇尚老庄哲学,爱好自然山水,追求清静闲适的生活。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且文学创作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一种淡泊宁静、高远脱俗的境界和风格。
顾恺之画谢幼舆在岩石上,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艺术实践。因为当时画家多作人物肖像画,很少出现山水画,更不用说在岩石上作画了。顾恺之能做到这一点,说明他对绘画技艺有着极高的造诣。
从顾恺之的画可以看出他深厚的绘画功底和独特的表现技法。他画的人物虽然只是简单的线条勾勒,却能表现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气质特征。这种表现手法正是顾恺之在绘画中所追求的艺术效果。
顾恺之还善于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比如他画的谢幼舆,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但却显得与众不同。这主要是因为他的神态举止与众不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夸张变形的方法不仅让画作更加生动有趣,而且也更能体现出人物的特点和个性。
顾恺之的这幅画作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技术展示,更是一种艺术创新的实践。它不仅展现了顾恺之精湛的绘画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后世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