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荣与人饮酒,杂秽非类,人或讥之。答曰:“胜公荣者,不可不与饮;不如公荣者,亦不可不与饮;是公荣辈者,又不可不与饮。”故终日共饮而醉。

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巾军)衣,诸君何为入我(巾军)中?”

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巾军)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这首诗是《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中的一则故事,讲述了刘公荣的饮酒、阮籍的步兵校尉职位、刘伶的生活方式、阮籍的嫂嫂和阮籍的葬母等事件。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刘公荣与人饮酒,杂秽非类,人或讥之。答曰:“胜公荣者,不可不与饮;不如公荣者,亦不可不与饮;是公荣辈者,又不可不与饮。”故终日共饮而醉。

  • 刘公荣: 刘公荣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 与人饮酒: 刘公荣喜欢饮酒。
  • 杂秽非类: 他的饮酒方式与众不同,可能涉及一些不道德的行为。
  • 人或讥之: 因为这种行为被他人批评。
  • 答曰: 他回应这些批评的话。
  • “胜公荣者,不可不与饮;不如公荣者,亦不可不与饮;是公荣辈者,又不可不与饮”: 他认为自己虽然不如刘公荣,但值得一聚,也不值得别人不来。
  • 终日共饮而醉: 经过一天的聚会,大家喝得酩酊大醉。

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

  • 步兵校尉: 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训练士兵。
  • 厨中有贮酒数百斛: 厨房中藏有大量酒。
  • 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 阮籍请求担任这个职位。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巾军)衣,诸君何为入我(巾军)中?”

  • 刘伶: 又称刘伶、刘伶子,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人,擅长喝酒,性格豪放。
  • 恒纵酒放达: 总是放纵自己饮酒。
  • 或脱衣裸形在屋中: 有时甚至裸体在房屋里。
  • 人见讥之: 被人嘲笑。
  • 刘伶曰: 刘伶对此回应。
  • “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巾军)衣”: 他把天地比作房屋,把房屋比作衣裳,以此比喻自己的行为自由不受约束。
  • 诸君何为入我(巾军)中?: 为什么你们进入我的自由世界?

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

  • 阮籍嫂: 阮籍的妻子。
  • 尝还家: 有一次回到娘家。
  • 籍见与别: 阮籍看到她离开时与之告别。
  • 或讥之: 有人对她的行为表示批评。
  • 籍曰: 阮籍回应。
  • “礼岂为我辈设也?”: 他质疑这种礼节是否适用于他们这样的人。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 阮公: 阮孚,字嗣宗,三国魏晋时期名士,曾任广陵相,后为吴王司马绍所杀,因此声名狼藉。后人常用“阮途”指代仕途失意。
  • 邻家妇有美色: 邻居家的一位女子容貌出众。
  • 当垆酤酒: 在酒店卖酒。
  • 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 阮孚和王戎经常跟这位妻子一起喝酒。
  • 阮醉,便眠其妇侧: 阮孚喝醉了,就睡在这位妻子的旁边。
  • 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妻子一开始非常怀疑,但后来经过观察确认他没有其他意图。

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

  • 阮籍: 即阮咸,字深乐,东晋时期诗人、书法家。
  • 当葬母: 他在母亲去世后的葬礼上。
  • 蒸一肥豚: 蒸一只猪来祭祀。
  • 饮酒二斗: 喝下两斗酒。
  • 然后临诀: 然后他准备告别。
  • 直言“穷矣”!都得一号: 他直接说出“穷困潦倒了!”然后吐血,病倒了很久。
  • 因吐血,废顿良久: 因为过度伤心导致吐血,身体虚弱很久。

这首诗通过描绘刘公荣、阮籍等人的生活片段,展现了他们的豪放不羁、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世俗礼仪的不屑一顾。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个人行为的道德评价和社会风气的变化,以及个体在这种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