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事参军刘穆之,有经略才具,公以为谋主,动止必谘焉。时姚兴遣使告公云“慕容见与邻好,又以穷告急,今当遣铁骑十万,径据洛阳。晋军若不退者,便当遣铁骑长驱而进”公呼兴使答曰“语汝姚兴,我定燕之后,息甲三年,当平关、洛。今能自送,便可速来”穆之闻有羌使,驰入,而公发遣已去。以兴所言并答,具语穆之。穆之尤公曰“常日事无大小,必赐与谋之。此宜善详之,云何卒尔便答。公所答兴言,未能威敌,正足怒彼耳。若燕未可拔,羌救奄至,不审何以待之”公笑曰“此是兵机,非卿所解,故不语耳。夫兵贵神速,彼若审能遣救,必畏我知,宁容先遣信命。此是其见我伐燕,内已怀惧,自张之辞耳”九月,进公太尉、中书监,固让。伪徐州刺史段宏先奔索虏,十月,自河北归顺。

诗句:录事参军刘穆之,有经略才具,公以为谋主,动止必谘焉。

译文:记录事的参军刘穆之有经略才能,武帝任命他为谋主,无论行动还是决策都必须咨询他的意见。

注释:录事参军:官职名。负责记录文书、处理日常事务。刘穆之:人名,晋朝时任职于朝廷,有经略才能。经略才具:指具备治理国家、策划战争的能力。谋主:智囊或军师,这里指刘穆之是武帝的智囊和参谋。

赏析:本段诗反映了刘穆之的智慧和才能,他被武帝看重并委以重任。他不仅是武帝的智囊和参谋,也是他决策的重要依据。他的智慧和才能得到了武帝的认可和依赖,这从他被任命为谋主和被询问意见中可以看出。这段诗也展示了晋朝时期的政治格局,当时朝廷重视军事和外交,刘穆之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到重用,显示了他在那个时代的杰出表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