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纲治攻具成,设诸奇巧,飞楼木幔之属,莫不毕备。城上火石弓矢,无所用之。六年二月丁亥,屠广固。超逾城走,征虏贼曹乔胥获之,杀其王公以下,纳口万余,马二千匹。送超京师,斩于建康市。

公之北伐也,徐道覆仍有窥窬之志,劝卢循乘虚而出,循不从。道覆乃至番禺说循曰“本住岭外,岂以理极于此,正以刘公难与为敌故也。今方顿兵坚城之下,未有旋日。以此思归死士,掩袭何、刘之徒,如反掌耳。不乘此机而保一日之安,若平齐之后,小息甲养众,不过一二年间,必玺书征君。若刘公自率众至豫章,遣锐师过岭,虽复将军神武,恐必不能当也。今日之机,万不可失。既克都邑,倾其根本。刘公虽还,无能为也”循从之,乃率众过岭。是月,寇南康、庐陵、豫章,诸郡守皆委任奔走。于时平齐问未至,即驰使征公。公之初克齐也,欲停镇下邳,清荡河、洛,既而被征使至,即日班师。

张纲治理攻城工具大成,制作了各种精巧的防御和进攻装备,包括飞楼、木幔等,应有尽有。他在城上火石弓矢等方面没有使用价值。六年二月丁亥日,屠戮了广固。他超逾城池逃跑,被征虏贼曹乔胥捕获,杀其王公以下,俘虏万余人,马匹二千匹。将超送往京师,在建康市斩首。您北伐时,徐道覆有窥伺之志,劝卢循乘机出兵,但卢循未听从。徐道覆到番禺劝说卢循:“我原本住在岭外,不是因为理极于此,只是觉得刘公难以与为敌。现在正驻扎兵在坚固的城下,没有几天可以返回。因此想招回归降的士兵,袭击何无忌、刘毅等人,就像反掌一样。不趁机保持一日的平安,如果平定齐国之后,休息整顿,不过一二年间,必定有诏书征召你。如果刘公亲自率众到豫章,派遣精锐部队过岭,即使是将军神武,恐怕也不能抵挡。今天的机会,万不可失。一旦攻克都邑,就会倾其根本。刘公虽然回来,也无能为力。”卢循听从他的建议,于是率领军队过岭南。当月,寇犯南康、庐陵、豫章,各郡守都委任奔走。当时平齐的问还未到来,就派使者征召您。您当初攻克齐地的时候,想停驻镇守下邳,清荡河、洛一带,既然被征召使者到达,即日班师。

以下是对《宋书·卷一·本纪第一·武帝上》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张纲治攻具成
  • 张纲完成了攻城武器的制作和改良,使得装备更加完备。
  • 这些装备包括飞楼、木幔等,都是用于增强城池防御的特殊设施。
  1. 设诸奇巧
  • “设诸奇巧”意指张纲设计了许多巧妙而独特的攻城器械。
  • 这些器械在当时可能代表了很高的技术水平,反映了张纲对于军事工程的深厚造诣。
  1. 飞楼木幔之属
  • “飞楼”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塔楼,用以观察敌人动向或作为攻击平台;“木幔”则是一种临时搭建的遮蔽物或屏障。
  • 这些建筑在当时是极为先进的防御手段,能够有效地提升城池的整体防御能力。
  1. 无所用之
  • 这里表达了张纲在攻城器械上的成功。尽管这些设备在当时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但在此处却显得多余,因为城墙本身已经非常坚实。
  • 这句话反映了张纲对战争策略的精准把握,知道什么时候应该依靠实际的物理防御。
  1. 六年二月丁亥日
  • 这一日期标志着历史上著名的战役——江陵之战的开始。
  • “丁亥”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干支记日法,这一天通常用来表示重大事件的发生。
  1. 屠广固
  • “广固”指的是广固城,这是当时一个较为重要的战略据点。
  • 这次行动显示了您对于巩固和扩展军事势力的决心。
  1. 超逾城走
  • “超逾城走”描述的是敌军指挥官试图通过城市逃离的行为。
  • 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敌人的绝望和恐慌,同时也展现了您军队的勇猛和追击的迅速。
  1. 征虏贼曹乔胥获之
  • 这里提到的“征虏贼曹”可能是您的将领之一,负责追捕逃散的敌军。
  • “获之”表明您成功地捉拿了这位敌军指挥官及其部属。
  1. 杀其王公以下
  • 这句描述了您在战斗中取得的胜利,不仅抓获了敌军的高级官员,还杀死了大量的士兵。
  • 这种大规模的杀戮显示了您军队的无情和残忍,但也反映了您对于胜利的渴望和对敌人的蔑视。
  1. 纳口万余,马二千匹
  • 这里提到的“纳口”可能指的是投降的敌军人员数量,以及他们携带的财物。
  • “马二千匹”则展示了您从敌军那里缴获的战马数量。

这段文字通过对《宋书·卷一·本纪第一·武帝上》的逐句翻译和注释,不仅传达了原文的意思,还提供了相关的背景信息和文化解读。同时,通过现代白话文的诠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含义及历史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