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不自识,终尔因镜中。
分眉一等翠,对面两边红。
转身先见动,含笑逆相同。
犹嫌镜里促,看人未好通。
译文
镜子里的自己,不自觉地显露出容颜的憔悴和岁月的痕迹。
镜中的人分不清是自己的左右脸,只看到一边的红润,另一边则显得苍白。
转动身体时先看到的是自己的背面,而正面则被微笑遮掩。
总嫌镜中的自己太过仓促,无法完全看清自己的模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镜中自我的描述,展现了一个人在镜前的自我感知与内心世界。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情感描绘,表达了对镜中人的关注和思考。
第一句“可怜不自识,终尔因镜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容貌的无奈和失望,认为自己在镜前的呈现并不令人满意,甚至感到羞愧。这种情绪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外貌的不满和自卑。
第二句“分眉一等翠,对面两边红”描绘了镜中人的面部特征。诗人观察到自己在镜中的面容呈现出一种不均匀的状态,一边比另一边更加鲜艳。这种对比可能意味着诗人对自己的某种特质或者状态感到不满,或者是对自己的某种缺陷有所察觉。
第三、四句“转身先见动,含笑逆相同”进一步描述了镜中人的动态和表情。当人们转身时,他们可能会注意到镜中人的表情,而那些表情又似乎与他们的微笑相矛盾。这可能暗示了镜中人的某种内心的矛盾或困惑。
最后一句“犹嫌镜里促,看人未好通”表达了诗人对镜中人的关注和担忧。诗人担心镜中的自己过于匆匆忙忙,无法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这种担忧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在镜前形象的焦虑和不安。
这首诗通过对镜中自我的描写,展示了一个关于自我感知、自我评价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过程。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入地理解并感受到诗中的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