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诸法如幻,生死犹若雷电。
法身自在圆通,出入山河无间。
颠倒妄想本空,般若无迷无乱。
三毒本自解脱,何须摄念禅观。
只为愚人不了,从地戒律决断。
不识寂灭真如,何时得登彼岸?
智者无恶可断,运用随心合散。
法性本来空寂,不为生死所绊。
若欲断除烦恼,此是无明痴汉。
烦恼即是菩提,何用别求禅观?
实际无佛无魔,心体无形无段。

十四科头 其八 生死不二

世间诸法如幻,生死犹若雷电。

【注释】“世间诸法”,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这里强调的是,这些事物和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生死犹若雷电”,比喻生死如同雷电一样短暂而猛烈,无常而不可预测。这里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赏析】通过对比生死与雷电,诗人深刻地揭示了生死的无常和虚幻。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生死不二

法身自在圆通,出入山河无间。

颠倒妄想本空,般若无迷无乱。

三毒本自解脱,何须摄念禅观。

只因愚人不了,从地戒律决断。

不识寂灭真如,何时得登彼岸?

智者无恶可断,运用随心合散。

【注释】“法身”,指佛陀或菩萨的本质和实体。“法身自在圆通”,意味着佛陀或菩萨的本质和实体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这里的“出入山河无间”进一步强调了佛陀或菩萨的本质和实体具有超越生死、超越时空的能力。“三毒”,指贪、瞋、痴三种烦恼。“本自解脱”,表示这三种烦恼原本就不存在,只是由于执着而成为束缚。“何须摄念禅观”,表示对于真正的佛教徒来说,他们不需要通过禅观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愚人不了”,表示那些不了解佛法的人无法理解佛法的真正含义和价值。“从地戒律决断”,表示这些人过于拘泥于世俗的道德规范和戒律,无法真正领悟佛法的本质和意义。“寂灭真如”,表示达到涅槃的境界是一种超越了生死、超越了一切烦恼的状态。“智者无恶可断”,表示真正的智者不会受到任何邪恶的影响,也不会陷入任何罪恶之中。“运用随心合散”,表示真正的佛法是灵活多变、根据众生的不同需求而进行的教导和方法。

【赏析】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阐述了生死、善恶、解脱等重要主题。诗人通过对生死无常的描绘、对佛法本质的描述以及对人类自身行为的反思,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哲理又充满诗意,使人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深邃和宇宙的浩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