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岭秋尘起,全军取月支。
山川引行阵,蕃汉列旌旗。
转战疲兵少,孤城外救迟。
边人逢圣代,不见偃戈时。

【注释】

葱岭:即葱岭。古代指甘肃敦煌以北约今新疆境内的天山南麓,为中西交通要道。秋尘起:指战火纷飞。全军:全师(军队)。取:攻取。月支:古国名,在今我国新疆地区,汉武帝曾派张骞出使西域,月氏王向汉称臣。引行阵:指调动军队。蕃汉:指汉族和少数民族。蕃:指西部少数民族。列旌旗:指军队陈列旗帜。转战:多次战斗。疲兵少:指兵力疲乏。孤城外救迟:指救援迟缓。边人:指边疆的人。圣代:盛世。偃戈:停止用兵器。时:时代。

【译文】

秋季的烟尘弥漫着战场,大军进攻月支,取得胜利。

山川之间指挥行军布阵,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军队并列排列着旗帜。

多次战斗后疲惫了的士兵较少,敌军援军到来又太晚。

边疆的人们逢见我们盛世,没有见到过战争停止的时刻。

【赏析】

《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盛唐时期边防士兵的艰苦战斗生活以及他们渴望和平的心理。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边疆将士们英勇奋战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及对战争的厌倦。

首句“葱岭秋尘起”,以“秋尘”喻指战火,点明战事发生在秋季,同时暗示了战事的激烈程度。次句“全军取月支”,描绘了唐军对月支国发动的攻势。第三句“山川引行阵”,表现了唐军在山川间布阵的情形。第四句“蕃汉列旌旗”,进一步描绘了军队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并肩作战的情景。第五句“转战疲兵少”,反映了战士们在战斗中所付出的艰辛与牺牲。最后一句“孤城外救迟”,则揭示了敌军援军到来的时间过于滞后,从而突出了唐军的战斗态势。

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简洁明了,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动态感。诗人善于运用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法,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还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困扰,以及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