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堤时节近清明,霞衬烟笼绕郡城。好是梨花相映处,更胜松雪日初晴。
诗句如下:
大堤时节近清明,霞衬烟笼绕郡城。
此句描绘了清明节时的景色,大堤上的时节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霞光映照着烟雾缭绕的郡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霞衬烟笼”形容了天空中的云彩和空气中的烟雾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好是梨花相映处,更胜松雪日初晴。
这句诗表达了对梨花盛开的美好场景的喜爱,并将其与其他自然美景进行了比较。诗人认为在梨花盛开的地方,比起松树和雪花在早晨阳光下的美丽,更为出众。这里的”松雪”可能指的是雪松或者是其他类似的树木,它们在清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接下来将给出该诗的关键信息:
- 这首诗名为《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作品。
- 乐府翻来占太平,风光无处不含情。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和平盛世的赞美,认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是所有美好事物的前提。
- 千门万户喧歌吹,富贵人间只此声。这句诗描绘了繁华都市中人们的欢歌笑语,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撼晚梳空不自持,与君同折上楼时。这句话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诗人与友人一起欣赏美景的情景。
- 春风还有常情处,系得人心免别离。这里表达了春风象征着温暖的情感,能够让人忘却离别的痛苦。
- 灞亭东去彻隋堤,赠别何须醉似泥。这句话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 台城细仗晓初移,诏赐千官禊饮时。这句诗描绘了古代皇宫中举行的盛大宴会,展示了皇家的气派。
- 桃源仙子不须夸,闻道惟栽一片花。这句话以桃花源中居住的美人们为比喻,强调了一种简单、纯粹的生活态度。
- 何似浣纱溪畔住,绿阴相间两三家。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向往的宁静田园生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 偶然楼上卷珠帘,往往长条拂枕函。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家中悠闲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恰值小娥初学舞,拟偷金缕押春衫。这句话描绘了年轻女子学习舞蹈的场景,展现了青春的美好。
- 池边影动散鸳鸯,更引微风乱绣床。这句诗描绘了鸳鸯在水中游动的画面,以及微风吹过绣床上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直待玉窗尘不起,始应金雁得成行。这句话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希望一切顺利,如同金雁高飞一般。
- 稻畦分影向江村,憔悴经霜只半存。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稻田的景象,农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展现了农耕文化的魅力。
- 昨日流莺今不见,乱萤飞出照黄昏。这句诗描绘了傍晚时分,鸟儿已经消失,乱萤飞舞的景象,给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感觉。
- 客泪休沾汉水滨,舞腰羞杀汉宫人。这句话表达了对远方客人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够找到幸福。
- 狂风更与回烟帚,扫尽繁花独占春。这句诗描绘了狂风席卷的景象,将繁花扫荡一空,只剩下春天的生机勃勃。
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情感的诗歌。通过细腻的语言,诗人表达了对于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描述,如“霞衬烟笼”、“梨花相映”等,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此外,诗歌还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揭示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和心境变化,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了解唐代诗歌风格和思想文化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