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雪千花落,新丝两鬓生。
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
江上今重去,城东更一行。
别花何用伴,劝酒有残莺。
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 乱雪千花落,新丝两鬓生。
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江上今重去,城东更一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宝历元年(825年)三月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以春花落、叹年老而起;三、四两句分别承上,写年老而出任地方官,暮春时节而离别,含蕴无可奈何的心情;五、六两句又分别承上,写重往江南,特地告别春花;末两句则写寂寞别花,以“残莺”衬托。全诗感叹年老不得安居,情调苍凉,语句流畅,笔意疏放自然。
诗句注释:
- “老除”:年老时被任用或提拔为某种职务。
- “吴郡”:古地名,即今天的江苏苏州地区。
- “洛城”:古地名,洛阳的代称。
- “乱雪”:形容雪花纷飞,非常混乱的样子。
- “千花落”:形容雪下得非常大,像千万朵花一样落下。
- “新丝”:指头发的新丝线,用来比喻自己新近的头发。
- “两鬓生”:形容自己的两鬓因岁月而变得斑白。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自己晚年生活的写照,也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感慨。首句“乱雪千花落”,描绘了一幅纷飞的大雪中,无数花朵纷纷扬扬落下的景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无助。紧接着,“新丝两鬓生”一句,诗人自嘲自怜,表达了自己的衰老和无奈之情。
接下来的四句“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江上今重去,城东更一行。”,诗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他对洛阳城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他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官员,更是这片土地上的一个居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离别的那一刻,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无法割舍的乡愁,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结尾两句“别花何用伴?劝酒有残莺。”,诗人以“残莺”来衬托自己心情的孤寂与落寞。这里的残莺,既是对春天即将结束的象征,也是诗人自身孤独状态的写照。他不再需要陪伴来表达情感,因为他知道,即使有朋友相伴,也只能让这种孤寂感更加强烈。
《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的诗歌。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同时,它也启示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应该珍惜眼前的人和事,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变化,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