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注释】
自咏:自己咏诗。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暖身。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宁争桃李春。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诗。全诗四句,每一句都由七个字组成,平仄相间,朗朗上口。首联两句写诗人的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颔联两句以老龟、蟠木喻示自己淡泊名利、不图富贵的人生观;颈联两句表明自己安于贫困、乐于清贫的处世哲学;尾联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思想,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诗中的“自咏”二字表明此诗是诗人的自我吟唱之作。首联两句写诗人的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诗人认为,只要能够温饱就行,没有必要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同时,他也认为衣服鞋帽等物品虽然可以御寒保暖,但是并不能真正地温暖自己的心田。因此,他主张在物质生活上要有所节制,不要过于追求奢华和奢侈浪费。
颔联两句以老龟、蟠木喻示自己淡泊名利、不图富贵的人生观。老龟虽然年老体衰,但是它依然能够悠然自得地生活着。而蟠木则是树木的一种类型,它不需要与周围的花草树木竞争,也不需要争夺阳光和水分,因此它能够独自生存下去。诗人借用这两个比喻来表达自己对于名利的淡然处之和对财富的超然看待。他认为,只有内心强大才能够真正地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困境而不被其所困扰。
颈联两句表明自己安于贫困、乐于清贫的处世哲学。诗人认为,贫困并不是一种不好的状态,反而是一种福气。因为只有在贫困的环境中才能够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资源和机会,也能够更加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和提升。因此,诗人并不追求更多的财富和权力,而是选择了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
尾联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思想,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诗人认为,世间的一切纷争和是非都是不必要的,也不应该去过多地关注它们。因为这些事情往往只会带来烦恼和痛苦,而无法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因此,他主张人们应该放下心中的执念和执着,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经历和挑战。
【译文】
随意吃喝以充腹,随便穿衣保暖身。
不一定长寿但体弱,无妨碍长命却贫穷。
乌龟羡慕祭祀时的肉食,树木宁愿争春不愿开花结果。
顺其自然自得其乐,是非好坏何必询问闲杂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