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同路不同时,前后相思两不知。
行过关门三四里,榴花不见见君诗。
诗句释义:
-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见寄 - 在武关南部遇见了元九,并且收到了他用题山石榴作为诗的回复。
- 往来同路不同时 - 虽然我们经常一起行走,但我们的时间并不同步。
- 前后相思两不知 - 我对你的思念之情,却不知道你是否也像我一样想念着我。
- 行过关门三四里 - 我走过武关已经走了四五里地。
- 榴花不见见君诗 - 由于我看不到你给我写的诗,所以我无法欣赏到石榴花的美丽。
译文:
我在武关南部遇到了元九,并收到了他以题山石榴为题的诗作。虽然我们的行走路线相同,但我们并不是同一时间到达的。我对你的思念如同潮水般汹涌,却不知道你是否也像我一样想念着远方的你。我已经走过武关走了四五里,但却没有看到你给我写的诗,因此无法欣赏到石榴花的美丽。
关键词解释:
- 武关:地名,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是古代秦楚交通要道。
- 元九:人名,可能是一位诗人或文人。
- 题山石榴:一种水果,常用于诗歌中象征爱情或友情。
- 见寄:收到他人的赠礼或来信。
- 相思:思念的情感。
- 关门:这里可能是指武关的关口或边界。
- 榴花:石榴科植物的果实,常用于诗歌中象征热情或友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与友人之间的相遇、别离以及相互思念的场景,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对对方的关心。诗中的“来往同路不同时”表达了虽然两人在同一道路上行走,但时间上并不同步,暗示了他们的交流可能并不总是及时或频繁。而“前后相思两不知”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但又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表达出来。最后两句“行过关门三四里,榴花不见见君诗”,则描绘了诗人在走过武关的过程中,因为没有看到朋友的诗作而感到遗憾的情景,这种遗憾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而真挚,情感细腻而深沉,充分展现了友情的美好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