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多内宠,倾国选嫔妃。
又爱从禽乐,驰骋每相随。
锦韝臂花隼,罗袂控金羁。
遂习宫中女,皆如马上儿。
色禽合为荒,刑政两已衰。
云梦春仍猎,章华夜不归。
东风二月天,春雁正离离。
美人挟银镝,一发叠双飞。
飞鸿惊断行,敛翅避蛾眉。
君王顾之笑,弓箭生光辉。
回眸语君曰,昔闻庄王时。
有一愚夫人,其名曰樊姬。
不有此游乐,三载断鲜肥。
这首诗的格式是:诗句+译文+注释。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杂兴三首”表明这是一组诗,共有三首。
- 翻译与注释:这组诗反映了楚王的奢侈和荒淫,通过对比来讽刺他的行为。
第二句:楚王宠爱后宫,挑选嫔妃时倾国倾城。
- 翻译与注释:描绘了楚王后宫中美女如云的场景。
第三句:“又爱从禽乐”,表示楚王喜爱打猎游戏的乐趣。
- 翻译与注释:这里的“从禽”可能是指驯养的禽鸟,暗示楚王喜欢这种活动。
第四句:“驰骋每相随”,“驰骋”意味着自由奔跑,“每相随”强调跟随性。
- 翻译与注释:描述了楚王经常与宠妃们一起骑马游玩的情景。
第五句:“锦韝臂花隼”,“锦韝”是装饰华丽的马鞍,“花隼”指带花纹的鹰隼。
- 翻译与注释:描绘了楚王使用的坐骑非常豪华,以及他的宠妃们骑的骏马。
第六句:“罗袂控金羁”,意思是罗袖可以控制金制的缰绳。
- 翻译与注释:形容楚王宠妃们服饰华丽,手中可以随意控制贵重的东西。
第七句:“遂习宫中女”,表示这些宫女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 翻译与注释:指出宫中的女人们已经适应并习惯了这种奢侈的生活方式。
第八句:“皆如马上儿”,用“马上儿”比喻她们像马一样健壮。
- 翻译与注释:暗示宫女们经过长时间的骑马训练,变得非常强壮。
第九句:“色禽合为荒”,意思是色彩鲜明的鸟儿也会因过度捕猎而变得荒芜。
- 翻译与注释:用自然界的荒漠来比喻宫闱的空虚和荒淫。
第十句:“刑政两已衰”,暗示由于过度享乐,国家的统治和政治都逐渐衰落。
- 翻译与注释:表达了因为楚王的奢靡导致国家政治和经济的衰退。
第十一句:“云梦春仍猎”,指的是在春天仍然进行狩猎。
- 翻译与注释:尽管是在春天,楚王依然沉迷于狩猎,不关心国家的大事。
第十二句:“章华夜不归”,指的是在夜晚也不回家。
- 翻译与注释:暗示楚王即使在夜晚也忙于享乐,不顾及家事或政事。
第十三句:东风二月天,暗指春天的气息。
- 翻译与注释:描绘了春天温暖且宜人的气息,但此时楚王却未回家享受。
第十四句:春雁正离离,即大雁在空中飞翔的样子。
- 翻译与注释:用春天的大雁来衬托楚王的不归,突出了他的孤独和冷漠。
第十五句:“美人挟银镝”,形容美人手持银色的箭。
- 翻译与注释:这里可能是指楚王的宠姬们手持弓箭,表现出其权力和地位。
第十六句:“一发叠双飞”,形容射出的箭多到可以同时飞起。
- 翻译与注释:暗示楚王的宠爱达到了极致,连射出去的箭都能同时返回。
第十七句:“飞鸿惊断行”,形容飞行的大雁被惊吓到。
- 翻译与注释:以大雁为意象,比喻楚王的突然归来使众人震惊。
第十八句:“敛翅避蛾眉”,意味着收敛翅膀以避免被蛾子触到。
- 翻译与注释:这里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表示楚王的突然归来使得众人惊慌失措。
第十九句:“君王顾之笑”,君王回头看到这一幕笑了。
- 翻译与注释:展现了君王对这种荒诞行为的宽容和幽默。
第二十句:“弓箭生光辉”,用弓箭的光芒来形容楚王的威严。
- 翻译与注释:通过这个描述,表现了楚王的权威和他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
第二十一句:“回眸语君曰”,君王回头对身边的人说。
- 翻译与注释:君王回头向身边的侍从或亲近的人讲述这个故事,可能是想引起他们的注意或反思。
第二十二句:“昔闻庄王时”,提到了历史上的庄王,即楚庄王。
- 翻译与注释:引用历史人物来作为典故,暗示楚王的行为可能与历史上的庄王相似。
最后两句(第二十三至二十四句)是对整首诗的总结,揭示了楚王行为的本质及其带来的后果。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楚王奢华生活的描述,批评了统治者过度放纵自己和追求娱乐的行为,指出这种行为可能导致国家衰败、人民痛苦和社会不稳定。通过对比宫廷的繁华与外界的自然景色,诗人深刻地表达了对楚国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忧虑。同时,诗中使用了大量的生动形象和典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