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无一直,百直无一遇。
借问遇者谁,正人行得路。
中丞薜存诚,守直心甚固。
皇明烛如日,再使秉王度。
奸豪与佞巧,非不憎且惧。
直道渐光明,邪谋难盖覆。
每因匪躬节,知有匡时具。
张为坠网纲,倚作颓檐柱。
悠哉上天意,报施纷回互。
自古已冥茫,从今尤不谕。
岂与小人意,昏然同好恶。
不然君子人,何反如朝露。
裴相昨已夭,薛君今又去。
以我惜贤心,五年如旦暮。
况闻善人命,长短系运数。
今我一涕零,岂为中丞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五言古诗《薛中丞》,全诗共四十二句,每句七字,押韵严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百人无一直,百直无一遇。

  • 释义:一百个人中没有一个人能一直保持正直。
  • 译文:在一百个正直的人中没有一个人能一直保持正直。

借问遇者谁,正人行得路。

  • 释义:借问那些能够保持正直的人是谁?
  • 译文:借问那些能够保持正直的人是谁?

中丞薛存诚,守直心甚固。

  • 释义:中丞薛存诚,坚守正直之心非常坚定。
  • 译文:中丞薛存诚,坚守正直之心非常坚定。

皇明烛如日,再使秉王度。

  • 释义:明亮的皇帝就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大地,再次出使时会秉持王道。
  • 译文:明亮的皇帝就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大地,再次出使时会秉持王道。

奸豪与佞巧,非不憎且惧。

  • 释义:奸邪之辈和奸佞之徒,不是不憎恨并且畏惧。
  • 译文:奸邪之辈和奸佞之徒,不是不憎恨并且畏惧。

直道渐光明,邪谋难盖覆。

  • 释义:正直的道路逐渐变得光明,邪恶的计谋难以掩盖。
  • 译文:正直的道路逐渐变得光明,邪恶的计谋难以掩盖。

每因匪躬节,知有匡时具。

  • 释义:因为恪守自己的职责,知道有匡扶时局的能力。
  • 译文:因为恪守自己的职责,知道有匡扶时局的能力。

张为坠网纲,倚作颓檐柱。

  • 释义:张氏被陷害如同掉入网网中,依靠他作为倒塌的屋檐上的支撑物。
  • 译文:张氏被陷害如同掉入网网中,依靠他作为倒塌的屋檐上的支撑物。

悠哉上天意,报施纷回互。

  • 释义:这是上天的意志,报应和恩惠纷纷交错。
  • 译文:这是上天的意志,报应和恩惠纷纷交错。

自古已冥茫,从今尤不谕。

  • 释义:自古以来都显得模糊不清,从今以后尤其不明白。
  • 译文:自古以来都显得模糊不清,从今以后尤其不明白。

岂与小人意,昏然同好恶。

  • 释义:怎么能与小人的想法一致,浑然不知好坏善恶的区别。
  • 译文:怎么能与小人的想法一致,浑然不知好坏善恶的区别。

不然君子人,何反如朝露。

  • 释义:如果真是君子般的人,为什么反而像早晨的露水那样易逝?
  • 译文:如果真是君子般的人,为什么反而像早晨的露水那样易逝?

裴相昨已夭,薛君今又去。

  • 释义:宰相裴谈昨天已经去世,薛君今天又离开了。
  • 译文:宰相裴谈昨天已经去世,薛君今天又离开了。

以我惜贤心,五年如旦暮。

  • 释义:因为爱惜贤才的心,五年的时间就像朝夕之间。
  • 译文:因为爱惜贤才的心,五年的时间就像朝夕之间。

况闻善人命,长短系运数。

  • 释义:何况听说好人的命运,长短由运数决定。
  • 译文:何况听说好人的命运,长短由运数决定。

今我一涕零,岂为中丞故。

  • 释义:现在我流泪,难道是为了中丞的缘故吗?
  • 译文:现在我流泪,难道是为了中丞的缘故吗?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一位中丞(相当于现代的政府官员)薛存诚的赞美诗。通过赞扬薛存诚坚守正义、不畏强权的精神,表达了对公正、廉洁政治的追求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如将奸邪之徒比喻为“落网纲”、“颓檐柱”,暗示他们的结局注定悲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展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