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男有室,二十女有归。
近代多离乱,婚姻多过期。
嫁娶既不早,生育常苦迟。
儿女未成人,父母已衰羸。
凡人贵达日,多在长大时。
欲报亲不待,孝心无所施。
哀哉三牲养,少得及庭闱。
惜哉万钟粟,多用饱妻儿。
谁能正婚礼,待君张国维。
庶使孝子心,皆无风树悲。

【注释】

1.三十男有室:指男子到了二十岁,就应该结婚。

2.二十女有归:指女子到了二十岁,应该出嫁。

3.近代多离乱:指近现代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动荡不安。

4.婚姻多过期:指婚姻关系往往因为战争、贫困等原因而无法正常延续。

5.嫁娶既不早:指女子在适婚年龄之前就被迫离家出嫁,不能自主选择配偶。

6.生育常苦迟:指妇女在生育子女时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延迟,甚至面临生命危险。

7.儿女未成人:指子女还未成年,父母就已经年老体衰。

8.凡人贵达日:指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他们的子女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容易取得成功。

9.欲报亲不待:指想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时机已经错过,无法及时实现。

10.哀哉三牲养:指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牺牲,这些牺牲是为了供奉神灵,但最终却成为了父母的累赘。

11.少得及庭闱:指女子年轻时就嫁给了别人,导致自己没有机会和父母团聚。

12.惜哉万钟粟:形容粮食珍贵,可以用来养活家人,但很多人却将其浪费在妻儿身上。

13.谁能正婚礼:指谁能够主持公正的婚姻仪式,让男女双方平等地选择伴侣。

14.待君张国维:指等待着君主能够治理国家,为百姓谋福利。

15.庶使孝子心:指希望所有的孝子都能心怀天下,关心社会问题,而不是只局限于家庭琐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通过对近现代社会中一些不良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全诗以“赠友”为题,通过描写男女青年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和无奈,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弊病。其中,“三十男有室,二十女有归”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婚姻观念的改变;“近代多离乱,婚姻多过期”则揭示了战争和贫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嫁娶既不早,生育常苦迟”则反映了妇女在生育子女时所面临的困难;“儿女未成人,父母已衰羸”则揭示了年轻男女因战乱和贫困而导致的悲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