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鲂。
偶持一竿竹,悬钓在其傍。
微风吹钓丝,袅袅十尺长。
谁知对鱼坐,心在无何乡。
昔有白头人,亦钓此渭阳。
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
况我垂钓意,人鱼又兼忘。
无机两不得,但弄秋水光。
兴尽钓亦罢,归来饮我觞。

注释:

渭水像镜子一样平静,水中有鲤鱼和鳊鱼。我偶然拿起一根竹竿,在渭水的旁边垂钓。微风吹动着钓丝,它在空中飘荡了十尺长。谁能知道,我对着鱼儿坐着,心已经飞到了没有边际的地方。以前有个白发老头,也在渭阳钓鱼。钓鱼的人不去钓鱼,但七十岁却得到了西周文王的赏识。何况我垂钓的心情,人与鱼都忘却了。没有人干扰我们,只是玩弄着清澈的水光。兴尽了就停止钓鱼,归来时喝我的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画卷。

首联“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鲂。”写渭水的清澈见底,水中有鲤鱼和鳊鱼,形象地写出了渭水的清幽。这两句诗通过对渭水美景的描绘,为下文的描写做铺垫。

颔联“偶持一竿竹,悬钓在其傍。”诗人手持竹竿,坐在渭水旁钓鱼。这两句诗通过诗人的动作描写,展现出了他悠然自得的心境。同时,也暗示了渭水的环境之美,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颈联“微风吹钓丝,袅袅十尺长。”微风吹来,使钓丝在空中飘荡,如同一条长长的丝带。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渭水中的风姿。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尾联“谁知对鱼坐,心在无何乡。”诗人不知道鱼在哪里游动,但他的心已经飞到了没有边际的地方。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由自在,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渭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与自然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