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斋寂已暮,叩门声樀樀。
知是君宿来,自拂尘埃席。
村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
贫静似僧居,竹林依四壁。
厨灯斜影出,檐雨馀声滴。
不是爱闲人,肯来同此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注释和赏析:
译文
西斋的夜晚已经降临,敲门声显得有些沉重。
我知道是你来访,所以亲自清理了席子上的尘埃。
村里人家没有什么可拿的,只有一些茶和果来招待客人。
我安静得像一个僧人住在这间屋子里,四周只有竹子和墙壁。
厨房里的灯光斜斜地照出来,雨滴从屋檐上落下来的声音。
不是爱闲适的人,怎么会愿意和我一起享受这样的夜晚。
注释
- 曲生访宿 - 诗人以“曲生”称呼来访的朋友,表达亲切感。
- 西斋寂已暮 - 西斋(可能是指诗人住所的西边的小房间)的寂静已经延续到傍晚。
- 叩门声樀樀 - “叩门声”描述声音的轻重,而“樀樀”则形容敲门时的沉重感觉。
- 知是君宿来 - 知道是朋友晚上来访。
- 自拂尘埃席 - 自行清扫席子的尘土,表现出对朋友到来的欢迎和尊重。
- 村家何所有 - 村里没有什么东西,指家境贫寒。
- 茶果迎来客 - 用茶和果来款待客人,显示出主人的热情与简朴。
- 贫静似僧居 - 自己生活的简朴宁静,像出家人一样。
- 竹林依四壁 - 屋子周围有竹子环绕,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
- 厨灯斜影出 - 厨房里透出的灯光斜斜地照在墙上。
- 檐雨馀声滴 - 雨水滴落的声音,描绘出雨夜的氛围。
- 不是爱闲人 - 并不是喜欢悠闲生活的人,这里反衬出诗人对朋友来访的热情和珍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来访者的热烈欢迎和深厚的友情。诗人以西斋为背景,营造了一个宁静而朴素的夜晚氛围,通过对话形式展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感人,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