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秋泬寥,湖边晚萧瑟。
登亭望湖水,水缩湖底出。
清渟得早霜,明灭浮残日。
流注随地势,洼坳无定质。
泓澄白龙卧,宛转青蛇屈。
破镜折剑头,光芒又非一。
久为山水客,见尽幽奇物。
及来湖亭望,此状难谈悉。
乃知天地间,胜事殊未毕。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湖亭晚望残水”的题干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最后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逐一翻译诗句即可。注意要结合诗中词语的意象、情感以及整首诗歌的主题来理解。
【答案】
译文:湖上秋天空旷而寥寂,湖边晚上显得萧索凄清。登上湖亭眺望湖水,湖水缩进了湖底露出了出来。清澈的水面上凝聚了早秋的霜冻,阳光在水面上闪烁不定。流水顺着山势流动汇聚,低洼的地方没有固定的形体。湖水像白龙一样澄清,曲折流淌;像青蛇一样蜿蜒,屈曲盘旋。破镜和折剑的头部散落在水中,光华闪耀却不再有其他东西。长期居住在山水之间作客的我,看尽了这幽美奇特的事物。来到这里登湖亭眺望,这些景色难以全部讲述出来。因此才知道天地间还有更多的胜景,美好的事还没有全部展现。赏析:此诗是写诗人游历湖上时所见之景。全诗以“湖亭晚望残水”开篇,描绘湖上秋风肃杀,湖水收缩的情景,渲染出一种凄凉悲凉的氛围。接着写“登亭”,写诗人观湖所见。诗人从湖上到湖边,一路所见,由远及近,由静而动,由虚而实,写出了湖光山色的无限美妙。后四句写湖面之景。诗人用“澄”、“灭”两字写出了湖上的月色,用“白龙卧”、“青蛇屈”等形象写出了月亮下湖面的动态美。最后两句写湖上之景。诗人用“破镜折剑头”、“光芒又非一”等形象写出了月亮下湖面的美丽景象。最后两句诗人以反问的语气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