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鸟暮归林,浮云晴归山。
独有行路子,悠悠不知还。
人生苦营营,终日群动间。
所务虽不同,同归于不闲。
扁舟来楚乡,匹马往秦关。
离忧绕心曲,宛转如循环。
且持一杯酒,聊以开愁颜。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要结合诗的内容,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分析其艺术手法,最后还要考虑其语言特点。

“倦鸟暮归林,浮云晴归山”两句是说:鸟儿疲倦了就要回树林歇息,浮云在晴朗的天空中飞回山里。这是写景。

“独有行路子,悠悠不知还”两句是说:只有行走的人儿,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家。这是抒情。

“人生苦营营,终日群动间。所务虽不同,同归于不闲”两句是说:人生苦短,忙忙碌碌,日复一日奔波忙碌。虽然各自追求的目标不同,但最终的结果都是不得安宁。这是议论。

“扁舟来楚乡,匹马往秦关。离忧绕心曲,宛转如循环”几句是说:我乘着扁舟来到这楚地,骑着马向秦国的关口进发。我的离愁别绪像曲折的旋律一样回旋往复。这是描写。

【答案】

①“倦鸟暮归林,浮云晴归山”两句,写景。②“独有行路子,悠悠不知还”两句抒情。③“人生苦营营,终日群动

间。所务虽不同,同归于不闲”两句议论。④“扁舟来楚乡,匹马往秦关。离忧绕心曲,宛转如循环”几句,描写。

赏析:①这首诗以作者游历四方为背景,抒写了羁旅之思、怀人之情以及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悲愤。

②此诗起二句,点出时令,写旅途所见。首句从视觉落笔,写出了“倦鸟”、“浮云”的形象;次句则由视觉转向

听觉,将“归林归山”的“倦鸟”,比作“晴空”飘浮的“浮云”,形象生动,富有情致。“归林归山”,本是鸟儿安歇

之处,而此处却用“倦鸟”喻指自己,可见诗人旅途劳顿、身心疲累之状。三、四两句,承上启下,进一步渲染旅途艰

辛。“独有行路子”,“独有”,犹言惟有。一个“独”字,既表明了自己的孤独寂寞,又暗含着一种无可奈何、欲说还休

的情绪。“悠悠不知还”,既是对自己漂泊生涯的感叹,又含有世路险恶、前途茫茫的忧虑。“人生苦营营”,语出《诗经·

小雅·采薇》,意思是人生道路多艰难困苦。诗人在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五、六两句,直陈

己意。前一句“所务虽不同,同归于不闲”,指出人们虽然各有追求,但在现实面前都无所作为,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后一句“同归于不闲”,更是直接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状况的不满。这两句诗,既揭示了社会现实,又表现了诗人的孤傲

、清高。

⑦结尾四句,是全诗的警策之笔。“扁舟”与“匹马”分别代指诗人的出行方式和出行目的。“楚乡”与“秦关”,则是诗人

的行踪所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坐着船只来到楚国的境内,骑着马前往秦国的关口。然而,无论身处何处,我都感

到一种难以排解的忧愁缠绕在心头,就像那曲调婉转、令人回味无穷的乐曲一样。“且持一杯酒,聊以开愁颜”,这两句诗

是说:暂且端起酒杯,借以浇愁解忧吧。

⑧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自然,意境幽美凄婉。诗人在描绘景物的同时,融情于景之中,把内心的愁苦表现得十分

深沉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