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木蟠木,有似我身。不中乎器,无用于人。下拥肿而上辚菌,桷不桷兮轮不轮。
天子建明堂兮既非梁栋,诸侯斫大辂兮材又不中。
唯我病夫,或有所用。用尔为几,承吾臂支吾颐而已矣。
不伤尔性,不枉尔理。尔怏怏为几之外,无所用尔。
尔既不材,吾亦不材,胡为乎人间裴回?蟠木蟠木,吾与汝归草堂去来。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描写蟠木的特性和用途,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三谣蟠木谣:这是一首诗歌的名称,由“三谣”和“蟠木谣”组成,暗示着诗歌的主题和内容。

  2. 蟠木蟠木,有似我身:这句话表达了对蟠木的描述。蟠木是一种生长在山间或河边的大树,树干扭曲盘旋,形态各异。这里以蟠木比喻自己,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和地位的思考。

  3. 不中乎器,无用于人: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蟠木的特性。蟠木虽然生长于山林之中,但它并不被用作器物,也不被用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无用之物的不屑一顾。

  4. 下拥肿而上辚菌,桷不桷兮轮不轮:这句话描绘了蟠木的外形特征。蟠木下部粗壮而庞大,上部却细长而脆弱,如同车轮一样滚动。这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事物表面现象与实质之间的差异和矛盾的批判。

  5. 天子建明堂兮既非梁栋:这句话揭示了蟠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蟠木作为明堂的支柱,原本应该是重要和有用的存在,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权力和地位的看法,认为某些事物虽然名义上重要,但实际上却无法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6. 诸侯斫大辂兮材又不中:这句话继续描述了蟠木在社会中的角色。诸侯制作大辂时,需要选用优质的木材,但蟠木并不适合作为大辂的支柱。这反映了诗人对人才选拔和利用的观点,认为有些事物虽然看似优秀,但实际上并不适合担任重要角色。

  7. 唯我病夫,或有所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他认为自己是社会的弱者,可能没有太多的作用和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无所作为,而是意味着他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8. 用尔为几,承吾臂支吾颐而已矣: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他用蟠木制作了一些家具,如椅子和桌子等,供自己使用。这些物品虽小,但却承载着他对友情的感激之情。

  9. 不伤尔性,不枉尔理:这句话是对蟠木的赞美。蟠木虽然外表粗糙,但其质地坚硬且富有弹性,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不破裂。这象征着诗人对友情的信任和依赖,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不会伤害彼此的感情和尊严。

  10. 尔怏怏为几之外,无所用尔: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感激。他认为蟠木虽然不是最出色的材料,但却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因此,蟠木不需要过多关注自己的价值和地位,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即可。

  11. 尔既不材,吾亦不材,胡为乎人间裴回: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感慨和思考。他认为蟠木和自己都不具有很高的天赋和能力,但在这个世界上仍然可以有所作为。这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理解和珍视,认为真正的朋友应该相互支持和鼓励,共同度过人生的起伏和挑战。

  12. 蟠木蟠木,吾与汝归草堂去来:这句话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和寓意。诗人以蟠木为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友情和生活的感悟。他认为人生就像蟠木一样充满了曲折和变化,需要不断地调整心态和态度去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同时,他也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拥有真挚的友情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和充实。

这首诗通过对蟠木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它既有对蟠木特性的描绘和对有用无用的批判,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态度的反思。这种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视角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