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政无惭色,吟归似等闲。
惟将六幅绢,写得九华山。
求理头空白,离京债未还。
仍闻猿与鹤,都在一船间。
【诗句释义】
- 善政无惭色:形容治理政事有方,百姓称心,没有惭愧感。
- 吟归似等闲:指李明府在任职期间,处理公务如平常一样,不以为重。
- 六幅绢:指的是一幅宽约六尺的画布或者卷轴纸。
-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与青阳县交界处,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求理头空白:形容李明府处理政务时,不拘泥于形式,追求实际效果,不受繁琐规矩的限制。
- 离京债未还:表示李明府尚未完成他离开首都长安(今西安)的任务。
- 仍闻猿与鹤:形容李明府在任职期间,听闻了许多关于猿猴和仙鹤的故事或传说。
- 都在一船间:形容李明府所乘之船承载着他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象征着他和猿猴、仙鹤之间的心灵相通。
【译文】
李明府以善政著称,治理民情得心应手,毫无愧色。他的工作态度如同归家一般自在,将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他用六幅绢绘制了九华山的美景,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他追求的是理中自然、行云流水的境界,远离官场繁文缛节。他还未曾完成离任任务,心中牵挂着京城的家人和朋友。传闻他在任上听闻了许多关于猿猴和仙鹤的逸闻趣事,这些故事让他心生感慨。他乘坐的小舟承载了他的思念之情,也象征着他和猿猴、仙鹤之间心灵相通的友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明府的政绩和人格魅力,展现了一位清官的形象。诗人运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李明府的赞美之情。诗中的“吟归似等闲”表现了他对工作的从容自如,而“惟将六幅绢”则体现了他的细致入微。此外,诗中的“离京债未还”与“仍闻猿与鹤”等意象,既展现了李明府的责任感,也体现了他的豁达胸襟。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