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向砌边流野水,樽前上下看鱼儿。
笋蹊已长过人竹,藤径从添拂面丝。
若许白猿垂近户,即无红果压低枝。
大才必拟逍遥去,更遣何人佐盛时。

诗句释义:

只向砌边流野水,樽前上下看鱼儿。

注释:在砌石旁边流淌的野外水流,樽前上下观看鱼。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画面,诗人通过观察野水流经砌石旁的景象,以及在樽前观赏水中鱼儿的情景,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大自然的感受。

译文:
只见溪水从砌石旁流过,在樽前来回游动,欣赏着水中的鱼儿。

注释:只见溪水从砌石旁流过,在樽前来回游动。
赏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溪水从砌石旁流过的情景,以及在樽前欣赏鱼儿的悠然自得。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小世界。

注释:竹篱笆旁的小路已经长满了竹子,藤蔓也顺着墙壁蔓延过来,轻轻拂过脸庞。
赏析: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竹篱笆旁小路的景象,以及藤蔓随墙壁蔓延的情景。这些细节描写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形象,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环境中。

译文:若允许白猿栖息到近处,就没有红果能够压低树枝。
注释:如果允许白猿靠近居住的地方,就没有红果能够压下树枝。
赏析: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他认为,白猿和红果都是自然界中的生物,它们应该共存共荣,而不是相互压制。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共处的向往。

译文:大才之士一定打算逍遥自在地离去,还有谁能辅佐盛世?
注释:才华出众的人一定打算轻松自在地离去,还有谁能辅佐盛世呢?
赏析: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独立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盛世辅佐者的渴望。他认为,只有拥有大才之人才能引领社会走向繁荣昌盛,而其他辅助者则需要具备相应的才智和能力。这种观点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

赏析: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谐与个人独立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强调了人才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呼吁人们重视和培养人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