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楚山无限鸟飞迟,兰棹空伤别离。
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
注释:
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
在河堤上的丛祠里眺望,庙前的春雨来得正是时候。
楚山无限鸟飞迟,兰棹空伤别离。
楚山连绵不绝,鸟儿飞翔缓慢;只有兰草的小船空荡荡,让人伤心离别。
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
哪里的杜鹃啼叫不停,艳丽的红色盛开到尽头像血一样。
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
戴着蝉形发饰的美丽女子因为忧愁而愁到极处,百花盛开、草木繁盛的美好时光到了。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苏轼所写,诗中描写了诗人在清明节期间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句“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描绘了诗人站在河堤上,眺望着丛祠的景象。这里的“丛祠”指的是祭祀江河之神的祠堂,诗人在这里眺望是为了表达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次句“楚山无限鸟飞迟,兰棹空伤别离。”诗人进一步描述了他所看到的景色,楚山连绵不绝,鸟儿飞翔缓慢。这里的“楚山”和“鸟飞迟”都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而“兰棹空伤别离”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悲伤之情。
第三句“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诗人继续描绘了他所看到的景色。这里的“杜鹃啼不歇”是对杜鹃鸟叫声的描述,它的声音悠扬持久,仿佛没有停歇的意思。而“艳红开尽如血”则是对杜鹃花盛开的情景的描绘,花朵的颜色鲜艳而美丽,但最终却像鲜血一样凋零。这里的“艳红”和“如血”都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生死的思考。
最后一句“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诗人再次描绘了他所看到的景色。这里的“蝉鬓美人”是指那些有着美丽的头发的女子,她们因为忧愁而愁到极处。而“百花芳草佳节”则是对春天景色的描述,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然而,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美人却因为忧愁而愁到极处,这不禁让诗人感叹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