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温生。大夫乌公,以鈇钺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未数月也,以温生为才,于是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致之幕下。东都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庐。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岂不可也?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温生。大夫乌公,以鈇钺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未数月也,以温生为才,于是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致之幕下。东都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庐。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岂不可也?
注释:
- 伯乐:即相马专家伯乐,善于识别马匹。
- 冀北:指河北省以北的地区。
- 马群遂空:马群因此变得空荡荡的。
- 无良马:没有好的马匹。
- 以石生为才:把石生看作人才。
- 以礼为罗:把礼仪作为网罗人才的手段。
- 洛之北涯:洛阳城的北面。石生住在那里。
- 温生:温氏兄弟中的弟弟,姓温,名字不详。
- 大夫乌公:指唐代诗人、书法家颜真卿。
- 以石生为媒:用石生作媒介。
- 以礼为罗:用礼仪来网罗(人才)。
- 东都:洛阳城。作者当时居住的地方。
- 去位:离开职位或官职。
- 巷处:指在小巷里居住。
- 小子后生:年轻的学者、学生。
- 孰考德而问业:谁去考查品德并询问学业。
- 缙绅:官员的礼服和帽子上系着的丝带。泛指官员,缙指大带,绅指大带结。
- 东西行:从东到西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颜真卿写给朋友温处的一封书信,表达了他对洛阳人才流失的忧虑以及对洛阳人才环境的不满。颜真卿曾任河北道节度观察等使,治理河阳三年,政绩卓著。然而,由于政治斗争的原因,他被贬至河南,担任节度副使等职。他深感洛阳人才的凋零,对此感到痛心疾首;同时对那些依靠权力搜罗人才的行为表示了深深的不满。他在信中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愤慨,希望朋友们珍惜才华之士,不要让他们因为政治原因而流落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