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有荐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间,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饭一盂,蔬一盘。人与之钱,则辞;请与出游,未尝以事免;劝之仕,不应。坐一室,左右图书。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无求于人,其肯为某来邪?”从事曰:“大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方今寇聚于恒,师还其疆,农不耕收,财粟殚亡。吾所处地,归输之涂,治法征谋,宜有所出。先生仁且勇。若以义请而强委重焉,其何说之辞?”于是撰书词,具马币,卜日以受使者,求先生之庐而请焉。

【注释】

  • 送石处士序:送给石先生的文章。
  • 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官职名。
  • 三月:三个月之后。
  • 从事之贤者:负责事务的人才。
  • 嵩、邙、瀍、谷之间:指河南省的洛阳附近地区,是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发源地之一。
  • 冬一裘,夏一葛:冬天穿一件皮衣,夏天穿一件葛布衣。
  • 食朝夕,饭一盂:早晚吃饭,每顿饭只用一只碗。
  • 蔬一盘:蔬菜一盘。
  • 与人钱,则辞;请与出游,未尝以事免:别人赠送钱财,他都会拒绝;请他出去游玩,从没有因为事情而推辞不去。
  • 坐一室,左右图书:坐在一间屋子里,四周摆放着书籍。
  • 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和他谈论道理,分辨古今是非对错,评论人的高下,预测事情的成败,就像黄河决堤后向东奔流一样;就像四匹马驾驶轻便的车走在熟悉的路上,而王良、造父作为前导;就像用蜡烛照亮、用数目推算然后占卜。
  • 大夫:对对方的尊称。
  • 有以自老,无求于人:自己能够自立,不向别人索取。
  • 肯为某来邪:难道肯来我这里吗?
  • 方今寇聚于恒,师还其疆:目前敌人聚集在恒州一带,军队撤回到自己的边境。
  • 农不耕收,财粟殚亡:农民没有耕种收获,粮食储备消耗殆尽。
  • 我所处地,归输之涂:我居住的地方是运输物资的要道。
  • 治法征谋,宜有所出:治理国家的方法和谋略,应该有所施展。
  • 先生仁且勇:您先生仁慈而且勇敢。
  • 义请而强委重焉:以正义的名义请求而强行托付重任给您。
  • 其何说之辞:这有什么可说的呢?

【译文】
河阳(今河南孟县)节度使兼御史大夫乌公,担任这个职务三个月了,他正在寻找才能出众的人。有人向乌公推荐石先生。乌公说:“石先生怎么样?”那人回答说:“石先生居住在嵩山、邙山、瀍水、谷水之间,冬天穿着一件皮衣,夏天穿着一件葛布衣,早晚吃饭时只用一只碗,每顿饭只放一些蔬菜。有人拿钱给他,他会婉拒;如果被邀请出去游玩,从来没有因公事而不去;劝他做官,他也不答应。他坐在一间屋子里,四周摆满了书籍。和他交谈时,他能辨别道理,分辨古今是非对错,评论人的高下,预测事情的成败,就像黄河决堤后向东奔流一样;就像四匹马驾驶轻便的车走在熟悉的路上,然后由王良和造父作为前后引导;就像用蜡烛照亮、用数目计算然后再占卜。乌公说:“石先生自己能够自立,不求别人的帮助,他怎么会来我这里呢?”负责事务的人说:“乌公文武双全、忠孝兼备,寻求人才是为了国家,不会因私情而对家人有所偏袒。现在敌人聚集在恒州一带,军队撤回到自己的边境,农业生产无法进行,粮食储备消耗得差不多了。我们所处的地方是运输物资的重要通道,治理国家的方法和谋略,应该有所施展。石先生仁义又勇敢,如果用正义的名义请求而强行托付重任给您,那还有什么话好说的呢?”于是乌公撰写文告并送上礼品,选好了日期让使者前去接受石先生的住所,请他到家里来。

【赏析】
本文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为其老师韩愈写的一篇传记。文章描述了石先生的品德和行为,表达了对石先生的敬仰之情。文章语言简洁明了,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石先生的性格特点,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石先生的人格魅力。同时,这篇文章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生活困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