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如钟繇隶奇,张芝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伯英不真,而点画狼藉;元常不草,使转纵横。自兹己降,不能兼善者,有所不逮,非专精也。虽篆隶草章,工用多变,济成厥美,各有攸宜。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验燥湿之殊节,千古依然;体老壮之异时,百龄俄顷,嗟乎,不入其门,讵窥其奥者也!

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乖合之际,优劣互差。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无所从。当仁者得意忘言,罕陈其要;企学者希风叙妙,虽述犹疏。徒立其工,未敷厥旨。不揆庸昧,辄效所明;庶欲弘既往之风规,导将来之器识,除繁去滥,睹迹明心者焉。

书谱序

  • 至如钟繇隶奇,张芝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伯英不真,而点画狼藉;元常不草,使转纵横。自兹己降,不能兼善者,有所不逮,非专精也。虽篆隶草章,工用多变,济成厥美,各有攸宜。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验燥湿之殊节,千古依然;体老壮之异时,百龄俄顷,嗟乎,不入其门,讵窥其奥者也!
  • 译文:就像钟繇的隶书、张芝的草书,他们都是专注于一种风格,达到了极高的境界。王羲之虽然不真的,但他的笔触却很乱;颜真卿虽然不草的,他的字却很有力。从那以后,没有人能同时擅长篆书、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五种字体,因为他们都缺乏其中一种技能。篆书要柔美而流畅,隶书要精致而紧密,草书要飘逸而流畅,行书要整齐而方便。然后用风神来震撼他们,用妍润来滋润他们,用枯劲来激励他们,用闲雅来调和他们。这样他们就能传达出他们的情感和快乐,验证出干湿的变化,即使是千古不变;展示出老少不同时期的风貌,即便是百岁之间。唉!如果不能进入他们的门,怎么能窥探其中的奥秘呢?
  • 注释:钟繇:东晋书法家,书法以刚健有力著称。张芝:东汉书法家,书法以草书见长。伯英:即王羲之,东晋书法家,被誉为“书圣”。点画狼藉:形容书法不整洁。元常:指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篆:古代书写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笔画均匀排列。隶:古时一种书写的字体。草:一种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的书写字体。章:指楷书。检:整齐有序。风神:指书法所表现的精神面貌。妍润:指书法所呈现的美艳程度。枯劲:指书法所表现出的力量感。闲雅:指书法的风格特点。
    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乖合之际,优劣互差。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无所从。当仁者得意忘言,罕陈其要;企学者希风叙妙,虽述犹疏。徒立其工,未敷厥旨。不揆庸昧,辄效所明;庶欲弘既往之风规,导将来之器识,除繁去滥,睹迹明心者焉。
  • 赏析:这是一篇关于书法的文章,作者详细地阐述了书法的各种技巧和风格。文章首先强调了书法家需要专注和努力才能达到高超的境界。然后,作者描述了各种书法风格的特点和要求,如篆书要柔美而流畅,隶书要精致而紧密等。接下来,作者提到了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如笔触不整齐、情感表达不够深刻等。最后,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期望,希望读者能够理解并实践这些技巧和风格。这篇文章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底和艺术修养,也为后人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机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