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北平王家,猫有生子同日者,其一母死焉。有二子饮于死母,其鸣甚哀。其一方乳其子,若闻之,起而听之,走而救之。衔其一置于其栖,又往如之,反而乳之,若其子然。噫,亦异之大者也。夫猫,人畜也,非性于仁义者也,其感于所畜者乎哉!北平王牧人以康,罚罪以平。国事即毕,家道乃行,父父子子,兄兄弟弟,融融如也,视外犹视中,一家犹一人。夫如是,其所感应召致,其亦可知矣。愈时获幸于北平王,客有问王之德者,愈以是对。客曰:“夫禄位贵富人之所大欲也得之之难未若持之之难也得之于功或失于德得之于身或失于子孙今夫功德如是祥祉如是其善持之也可知已。”既已,因叙之为《猫相乳说》云。
猫相乳说
司徒北平王家,猫有生子同日者,其一母死焉。有二子饮于死母,其鸣甚哀。一方乳其子,若闻之,起而听之,走而救之。衔其一置于其栖,又往如之,反而乳之,若其子然。噫,亦异之大者也。
译文:
在司徒北平王家的院子里,有两只猫生了同一天的小崽,其中一只猫的母亲突然死去了。这只母猫的另外两只小崽正在吃她死去时留下的乳汁,它们发出哀鸣的声音。其中一只母猫正在哺乳它的小崽,仿佛听到了声音似的,它立刻站起身来聆听,然后跑去找那只小崽,把它叼到一边去喂养它,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小崽身边继续哺乳。这只母猫真是个了不起的母亲啊!
注释:
- 司徒北平王家——指北平王家的院子。
- 猫有生子同日者——两只猫都在同一天出生。
- 其一母死焉——其中一只猫的母亲死了。
- 有二子饮于死母——另外两只小崽正在吃死去母猫的乳汁。
- 其鸣甚哀——小崽们发出的哀鸣声。
- 方乳其子——正在哺乳自己的小崽。
- 呜呼,亦异之大者也——感叹这真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 夫猫,人畜也——猫是人类饲养的动物。
- 非性于仁义者也——不是天生就有仁义之心的动物。
- 其感于所畜者乎哉——这是被它们所饲养的东西所感动。
- 北平王牧人以康,罚罪以平——北平王管理着老百姓,惩罚罪行,使百姓得到安宁。
- 国事即毕,家道乃行——国家事务得以处理,家庭关系和谐。
-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家庭中的成员之间互相尊敬、互相爱护。
- 融融如也——家庭气氛和谐融洽。
- 视外犹视中,一家犹一人——看待外界就像看待自己一样,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猫相乳说》。诗中通过描述一只猫的故事,寓言般地表达了人性中的善良和爱心。诗人通过对猫的描写,展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社会和谐关系的向往和期待。
诗歌开篇便描绘了北平王家的院子里两只猫同时产下同日生的幼崽,这一奇观引发了人们对于猫母逝世后小崽们的命运的关注。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母猫哺乳的情景,表达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最后,诗人用“呜呼,亦异之大者也”这样的感叹句式,强调了这一现象的罕见性和非凡之处。
诗歌在叙述过程中穿插了对于人类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猫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思考,揭示了人类情感中的某些共性和共通之处。同时,诗人还通过对人类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社会和谐和个人品德的赞美和期待。
诗歌的语言优美流畅,富有韵律感。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充满了生动性和形象性。此外,诗歌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猫相乳说》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魅力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动物的关爱和尊重,还反映了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作为韩愈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