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观众史,诸志列名,或前略而后详,或古无而今有。虽递补所阙,各自以为工,榷而论之,皆未得其最。

盖可以为志者,其道有三焉:一曰《都邑志》,二曰《氏族志》,三曰《方物志》。何者?京邑翼翼,四方是则。千门万户,兆庶仰其威神;虎踞龙蹯,帝王表其尊极。兼复土阶卑室,好约者所以安人;阿房、未央,穷奢者由其败国。

此则其恶可以诫世,其善可以劝后者也。且宫阙制度,朝廷轨仪,前王所为,后王取则。故齐府肇建,颂魏都以立宫;代国初迁,写吴京而树阙。故知经始之义,卜揆之功,经百王而不易,无一日而可废也。至如两汉之都咸、洛,晋、宋之宅金陵,魏徙伊、瀍,齐居漳、滏,隋氏二世,分置两都,此并规模宏远,名号非一。凡为国史者,宜各撰《都邑志》,列于《舆服》之上。

这首诗是关于历史记载和编纂的,其中提到了三种重要的史书类型:《都邑志》、《氏族志》以及《方物志》。作者强调了这三类书籍在记录历史、警示世人和传承文化中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将逐句进行解读:

  1. 历观众史,诸志列名,或前略而后详,或古无而今有。虽递补所阙,各自以为工,榷而论之,皆未得其最。
  • 这句话的意思是:纵观历史,各种史书都有各自的命名方式,有的前面简略后面详细描述,有的则相反,古代没有而今有了。尽管这些史书都在弥补历史的空缺,但它们各有各的优势,从整体上来看,并没有哪一个是最好的。
  1. 盖可以为志者,其道有三焉:一曰《都邑志》,二曰《氏族志》,三曰《方物志》。
  • 这里作者提出了三种可以作为志书的内容,分别是《都邑志》、《氏族志》和《方物志》。
  1. 何者?京邑翼翼,四方是则。千门万户,兆庶仰其威神;虎踞龙蹯,帝王表其尊极。兼复土阶卑室,好约者所以安人;阿房、未央,穷奢者由其败国。
  • 在这里,作者描述了首都的规模和功能,以及如何通过首都来反映一个国家的威严和统治者的地位。他进一步指出,良好的建筑风格如土筑台阶和低矮的房屋,对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福祉至关重要。
  1. 此则其恶可以诫世,其善可以劝后者也。
  • 这表明这些内容不仅可以用来警戒世人,避免犯错误,而且还可以鼓励后人向好的方面学习。
  1. 且宫阙制度,朝廷轨仪,前王所为,后王取则。 故齐府肇建,颂魏都以立宫;代国初迁,写吴京而树阙。故知经始之义,卜揆之功,经百王而不易,无一日而可废也。至如两汉之都咸、洛,晋、宋之宅金陵,魏徙伊、瀍,齐居漳、滏,隋氏二世,分置两都,此并规模宏远,名号非一。凡为国史者,宜各撰《都邑志》”
  • 这里讲述了古代宫殿的建设制度和朝廷礼仪,以及历代王朝在这方面的成就。例如,齐国建立时,颂扬了魏国都城的壮丽;北魏初期,描绘了东吴京城的宏伟。这些历史遗迹不仅展示了前朝的智慧,也为后代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同时,作者还强调了历史编纂的重要性,无论是对于国家的治理还是有见识的人来说,了解历史都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指导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解释:

  • “历观众史”:观察历史。
  • “诸志列名”:各种史书的命名。
  • “前略而后详”:前面简略后面详细。
  • “古今皆有”:古代和现代都有相关内容。
  • “经始之义”:指建设之初的原则和意义。
  • “卜揆之功”:占卜和规划工作的意义。
  • “规模宏远”:规模宏大、气派远大。
  • “名号非一”:名称不同。
  • “宫阙制度”:宫殿建筑的规定和制度。
  • “朝廷轨仪”:朝廷的礼仪规范。
  • “经百年不废”:历经百年依然存在的价值。
  • “规模宏远”:规模宏大、气派远大。
  • “名号非一”:有不同的称呼。
  • “宫阙制度”:宫殿建筑的规定和制度。
  • “朝廷规度”:皇帝的治国方法或策略。
  • “经百年不废”:历经百年依然存在的价值。
  • “规模宏远”:规模宏大、气派远大。
  • “名号非一”:有不同的称呼。
  • “宫阙制度”:宫殿建筑的规定和制度。
  • “朝廷规度”:皇帝的治国方法或策略。
  • “经百年不废”:历经百年依然存在的价值。
  • “规模宏远”:规模宏大、气派远大。
  • “名号非一”:有不同的称呼。
  • “宫阙制度”:宫殿建筑的规定和制度。
  • “朝廷规度”:皇帝的治国方法或策略。
  • “经百年不废”:历经百年依然存在的价值。
  • “规模宏远”:规模宏大、气派远远。
  • “名号非一”:有不同的称呼。
  • 宫阙制度:宫殿建筑的规定和制度。
  • 朝廷规度:皇帝的治国方法或策略。
  • 经百年不废:历经百年依然存在的价值。
  • 规模宏远:规模宏大、气派远远。
  • 名号非一:有不同的称呼。
  • 宫阙制度:宫殿建筑的规定和制度。
  • 朝廷规度:皇帝的治国方法或策略。
  • 经百年不废:历经百年依然存在的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