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自咸、洛不守,龟鼎南迁,江左为礼乐之乡,金陵实图书之府,故其俗犹能语存规检,言喜风流,颠沛造次,不忘经籍。而史臣修饰,无所费功。

其于中国则不然,何者?于斯时也,先王桑梓,剪为蛮貊,被发左衽,充牣神州。其中辩若驹支,学如郯子,有时而遇,不可多得。而彦鸾修伪国诸史,收、弘撰《魏》、《周》二书,必讳彼夷音,变成华语,等杨由之听雀,如介葛之闻牛,斯亦可矣。而于其间,则有妄益文彩,虚加风物,援引《诗》、《书》,宪章《史》、《汉》。遂使且渠、乞伏,儒雅比于元封,拓跋、宇文,德音同于正始。华而失实,过莫大焉。

唯王、宋著书,叙元、高时事,抗词正笔,务存直道,方言世语,由此毕彰。

而今之学者,皆尤二子,以言多滓秽,语伤浅俗。夫本质如此,而推过史臣,犹鉴者见嫫姆多媸,而归罪于明镜也。

【诗句】:然自咸、洛不守,龟鼎南迁,江左为礼乐之乡,金陵实图书之府,故其俗犹能语存规检,言喜风流,颠沛造次,不忘经籍。而史臣修饰,无所费功。

【译文】:但是自从咸和、洛阳失守,国家南迁后,长江以南地区成为礼仪文化之地,金陵则成为了收藏图书的重镇。因此当地百姓仍然能够谈论到规范和制度,喜欢文风风流,在颠沛流离中,也从未忘记过经典著作。而史官们进行编纂时,无需花费太多的心思与精力。

【注释】:

  • 然自:从
  • 咸、洛:指东汉末年的战乱时期,当时中原被分为两半。
  • 龟鼎南迁:比喻国家的分崩离析,国运衰败。
  • 江左:指南朝(东晋)建都南京(古称江左)。
  • 礼乐之乡:指文化繁荣之地。
  • 图书之府:指藏书众多的地方。
  • 言:说,表达。
  • 风俗犹能语存规检:当地习俗还能谈论到规范和制度。
  • 言喜风流:指当地的文风风流洒脱。
  • 颠沛造次:指在动荡混乱中匆忙行事,不顾及细节。
  • 不忘经籍:没有忘记经典著作。
  • 史臣:指史官。
  • 修伪国诸史:编写虚假的历史书。
  • “收”和“弘撰”:指《宋书》的作者沈约和《魏书》的作者魏收。
  • 必讳彼夷音:《魏书》中的一些少数民族名字,沈约为了避免与“夷音”相联系,将其改为了汉族的名字。
  • 等杨由之听雀:形容声音悦耳动听如同听麻雀叫声。
  • 如介葛之闻牛:形容听到的声音像听到牛叫一样。
  • 彦鸾:即沈约。
  • 抗词正笔:指史官们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书写正直的文字。
  • 方言世语:指地方方言和世俗语言。
  • 二子:指王隐、王韶。
  • 华而失实:外表华丽但内容空洞。
  • 过莫大焉:没有什么比这更大的错误了。

【赏析】:本诗是关于史书编纂的评价,主要批评了沈约等人在撰写《宋书》《魏书》等史书时,为了迎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刻意修改历史事实,甚至改变少数民族的语言习惯,以维护汉族的统治利益。同时批评了那些过于追求形式美,而忽略历史真实性的做法。诗人指出这种行为不仅失去了历史的真相,而且对历史的传承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