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江充、息夫躬馋谄惑上,使祸延储后,毒及忠良。论其奸凶,过于石显远矣。而固叙之,不列佞幸。杨王孙裸葬悖礼,狂狷之徒,考其一生,更无他事,而与朱云同列,冠之传首,不其秽欤?

若乃旁求别录,侧窥杂传,诸如此谬,其累实多。案刘向《列女传》载鲁之秋胡妻者,寻其始末,了无才行可称,直以怨怼厥夫,投川而死。轻生同于古冶,殉节异于曹娥,此乃凶险之顽人,强梁之悍妇,辄与贞烈为伍,有乖其实者焉。

又嵇康《高士传》,其所载者广矣,而颜回、蘧瑗,独不见书。盖以二子虽乐道遗荣,安贫守志,而拘忌名教,未免流俗也。正如董仲舒、扬子云,亦钻仰四科,驰驱六籍,渐孔门之教义,服鲁国之儒风,与此何殊,而并可甄录。夫回、瑗可弃,而扬、董获升,可谓识二五而不知十者也。

诗句:
盖闻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薰莸不同器,枭鸾不比翼。

译文:
听说同类的事物会聚集在一起,不同的事物也会被区分开来。像薰和莸这样的气味不同的物质,是不能放在同一个容器里,就像枭和鸾这两种鸟,不能并排飞翔。

关键词注释:

  1. 方:指类别、类型。
  2. 以类聚:按照类型聚在一起。
  3. 物以群分:按照性质进行分类。
  4. 薰莸不同器:薰是一种香草,莸也是一种香草,但味道不同,因此不适合放在一起使用,比喻不同性质的人或事物不应该混在一起。
  5. 枭鸾不比翼:枭是一种鸟类,鸾也是鸟类,但两者的习性和习性不同,因此不能并排飞翔,比喻性格和才能差异很大的人不能共事。

赏析:
这首诗是《史通》中的《内篇·品藻》的第二十三篇,主要讲述了作者对于人才选拔的理解和看法。他认为,应该根据人的类别来聚集他们,而不是让他们混合在一起;同样地,应该根据事物的属性来进行分类,而不是让不同类型的事物混合在一起。这里的“方”和“物”分别代表了类别和类型,而“以类聚”和“物以群分”则是对这种思想的具体阐述。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比商臣、冒顿、伊尹、霍光等人物,强调了不同类型和属性的人应该分开对待的观点。商臣和冒顿虽然是同一类型的人,但他们属于不同地域的统治者;伊尹和霍光虽然都是殷朝和汉朝的大臣,但他们所处的时代相隔了几千年。这种对比突出了作者对于人才选拔的重视程度,也体现了他对历史和现实的一种深刻理解。

人才选拔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而《史通》作为一部史学著作,其关于人才选拔的思想无疑是其中的精华部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人才选拔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这也是《史通》能够成为经典之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