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子长著《史记》也,驰鹜穷古今,上下数千载。至如皋陶、伊尹、傅说,仲山甫之流,并列经诰,名存子史,功烈尤显,事迹居多。盍各采而编之,以为列传之始,而断以夷、齐居首,何龌龊之甚乎?既而孟坚勒成《汉书》,牢笼一代,至于人伦大事,亦云备矣。其间若薄昭、杨仆、颜驷、史岑之徒,其事所以见遗者,盖略小而存大耳。夫虽逐麋之犬,不复顾兔,而鸡肋是弃,能无惜乎?
当三国异朝,两晋殊宅,若元则、仲景,时才重于许、洛;何桢、许询,文雅高于扬、豫。而陈寿《国志》、王隐《晋史》,广列诸传,而遗此不编。此亦网漏吞舟,过为迂阔者。
观东汉一代,贤明妇人,如秦嘉妻徐氏,动合礼仪,言成规矩,毁形不嫁,哀恸伤生,此则才德兼美者也。董祀妻蔡氏,载诞胡子,受辱虏廷,文词有余,节概不足,此则言行相乖者也。至蔚宗《后汉》,传标《列女》,徐淑不齿,而蔡琰见书。欲使彤管所载,将安准的?
徐淑,东汉时期著名的贤良妇人,与秦嘉结婚。 秦嘉为陇西郡上计吏,离乡赴洛阳任黄门郎时,徐淑因疾病未能同行,后因病去世。 秦嘉在归途中得知此噩耗时,作诗表达哀悼和思念之情,成为传颂至今的佳话。 徐淑之死,令秦嘉痛不欲生,他写下了感人至深的《留郡赠妇诗》四首,以寄托对亡妻的思念和不舍。 徐淑的事迹与秦嘉的诗文,共同被后世赞颂为才德兼备的女性典范。
《史记》中记载皋陶、伊尹和傅说,仲山甫等位列“列女”,是古代妇女中的杰出代表,而徐淑的故事正是其中的典型。 徐淑不仅德行高尚,才华出众,更有坚韧的人格魅力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秦嘉与徐淑的爱情故事,因其真挚动人的情感和深刻的文学价值,被后世广泛传颂。 他们的爱情故事不仅是汉代文学史上的佳话,更成为中国古代婚姻伦理观念的重要体现。
刘知几,唐朝史学家,他的专著《史通》,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史学理论著作,其内篇专门探讨史书的体例与编撰问题。 书中有一篇名为《史记·人物》的部分,详细分析了包括秦嘉与徐淑在内的历史人物形象及其历史影响。 该书为后世史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论启示。
秦嘉与徐淑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古代中国夫妇恩爱、相濡以沫的美好品质。 他们通过书信交流感情,共同生活,虽然最终未能白头偕老,但他们的爱情却深深影响了后世对于忠贞爱情的理解和赞美。
秦嘉与徐淑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古代夫妻忠诚与贞烈的象征。 在中国历史上,他们的爱情故事被多次提及和赞赏,成为了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激励着人们珍视并维护家庭和谐与夫妻关系。
秦嘉与徐淑的爱情,虽短暂却深刻,他们的婚姻悲剧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徐淑的坚贞不渝以及秦嘉的悲恸哀伤,成为中国文学中永恒的主题之一,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秦嘉的《与妻徐淑书》、《重报妻书》二篇、《述婚诗》四首等作品,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采与情感表达能力,更揭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基础和相互理解。 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反映了古代中国文学的卓越成就和社会价值观。
徐淑的生平和作品体现了她对丈夫深沉的爱意和对家庭的无私奉献。 她的一生虽短暂却极具传奇色彩,她的坚韧与执着,特别是她在面对丈夫去世后的悲痛和抉择,都成为后人评价贤妻良母时的重要标杆。
秦嘉和徐淑的爱情故事,以其真挚的情感和崇高的精神内涵,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段佳话。 他们在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对彼此深切的情感以及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徐淑的坚贞不渝与秦嘉的深情厚谊,使他们成为千古以来备受敬仰的才德兼备的女性典范。 他们的爱情故事不仅是文学创作的主题,更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常被用来作为教导女性自尊自爱、忠于爱情的教材。
秦嘉与徐淑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他们的爱情虽然遭遇挫折,但他们对爱情的追求和坚守,为后人提供了关于爱情和婚姻的宝贵教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秦嘉与徐淑的事迹被广泛收录于各类文献之中。 从《史记》到各种史料笔记,再到近现代学者的研究著作,无不对他们的故事进行了记录和解读。 他们的爱情和人生经历,成为历代文人学者研究和传颂的对象,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
《史通·外篇十三》中,刘知几详细论述了《史记》中的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优劣。 在评述秦嘉与徐淑的故事时,他指出了二人在文学作品中的成功之处,即通过书信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深刻性,这种手法在当时是非常新颖且有效的。
秦嘉与徐淑的故事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他们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真挚和深刻,更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贤妻良妇的期望和追求。
东汉桓帝时期,秦嘉担任郡上计吏,因公务离开家乡陇西到洛阳任职。他的妻子徐淑因病回娘家,未能面别。 徐淑在书信往来中表达对丈夫的爱恋和思念之情。 秦嘉接到徐淑的信后深感悲痛,写下《留郡赠妇诗》三首以表哀思。
东汉时期,秦嘉与徐淑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他们通过书信交流感情,彼此表达对对方的爱恋和思念之情。尽管徐淑最终病逝,但秦嘉对她的感情并未因此消减,他在得知徐淑去世的消息后,写下了《留郡赠妇诗》三首,以寄托哀思。
译文:夫道既尊,则礼亦宜尊。故先王之道,尊礼尚贤也。贤者有称,则能者进矣。故君子处世,贵乎敦品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