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土宇,万国山川,物产殊宜,风化异俗,如各志其本国,足以明此一方,若盛弘之《荆州记》、常璩《华阳国志》、辛氏《三秦》、罗含《湘中》。此之谓地理书者也。帝王桑梓,列圣遗尘,经始之制,不恒厥所。苟能书其轨则,可以龟镜将来,若潘岳《关中》、陆机《洛阳》、《三辅黄图》、《建康宫殿》。此之谓都邑簿者也。
大抵偏纪、小录之书,皆记即日当时之事,求诸国史,最为实录。然皆言多鄙朴,事罕圆备,终不能成其不刊,永播来叶,徒为后生作者削稿之资焉。逸事者,皆前史所遗,后人所记,求诸异说,为益实多。即妄者为之,则苟载传闻,而无铨择。由是真伪不别,是非相乱。如郭子横之《洞冥》,王子年之《拾遗》,全构虚辞,用惊愚俗。此其为弊之甚者也。琐言者,多载当时辨对,流俗嘲谑,俾夫枢机者藉为舌端,谈话者将为口实。及蔽者为之,则有诋讦相戏,施诸祖宗,亵狎鄙言,出自床第,莫不升之纪录,用为雅言,固以无益风规,有伤名教者矣。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史通·内篇·杂述第三十四》,主要讲述了古代地理书、都邑簿和琐言书的区别和作用。
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九州土宇,万国山川,物产殊宜,风化异俗,如各志其本国,足以明此一方,若盛弘之《荆州记》、常璩《华阳国志》、辛氏《三秦》、罗含《湘中》。此之谓地理书者也。
九州指的是中国的各个地方,土宇即指土地。万国指的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山川是指山水地形等地理特征。物产殊宜则说明这些地区的特产不同,风化异俗是指各地民俗文化不同。如果能够记载这些地方的地理情况,那么就能充分说明这个地方的特点了。比如盛弘之的《荆州记》、常璩的《华阳国志》、辛氏的《三秦》、罗含的《湘中》都是这样的著作。
帝王桑梓,列圣遗尘,经始之制,不恒厥所。苟能书其轨则,可以龟镜将来,若潘岳《关中》、陆机《洛阳》、《三辅黄图》、《建康宫殿》。此之谓都邑簿者也。
帝王的故乡就是帝王的桑梓,列圣指的是历代皇帝。经始之制是指建立都城的制度。如果能记录下这些制度,就可以成为后世的镜子。比如潘岳的《关中》、陆机的《洛阳》、《三辅黄图》、《建康宫殿》都是这方面的著作。
大抵偏纪、小录之书,皆记即日当时之事,求诸国史,最为实录。然皆言多鄙朴,事罕圆备,终不能成其不刊,永播来叶,徒为后生作者削稿之资焉。逸事者,皆前史所遗,后人所记,求诸异说,为益实多。即妄者为之,则苟载传闻,而无铨择。由是真伪不别,是非相乱。
偏纪、小录之类的著作,都是记载当天或者当时的事件。如果这些事件来自国家史书,那就可以说是最真实的记录。但是这些记录往往很粗浅,内容也不完备,最终无法被永久保存下来,只给后来的作者提供了一些资料。而逸事则都是前人留下来的,后人根据不同的传说进行了整理记录,这无疑增加了很多价值。但是如果是胡乱编写的话,那么就会记录下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而且这些记录也缺乏甄别的能力。因此,这样记录下来的信息真假难辨,是非颠倒。
琐言者,多载当时辨对,流俗嘲谑,俾夫枢机者藉为舌端,谈话者将为口实。及蔽者为之,则有诋讦相戏,施诸祖宗,亵狎鄙言,出自床第,莫不升之纪录,用为雅言,固以无益风规,有伤名教者矣。
琐言则多是当时的讽刺文章,用来讽刺时人的言行举止。如果这些言论被掌握权力的人利用,就会导致诽谤和攻击。甚至一些不恰当的言辞被写进史书中,成为高雅的言论,这对社会风气和个人品德都有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