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书者,矜其乡贤,美其邦族,施于本国,颇得流行,置于他方,罕闻爱异。其有如常璩之详审,刘昺之该博,而能传诸不朽,见美来裔者,盖无几焉。家史者,事惟三族,言止一门,正可行于室家,难以播于邦国。且箕裘不堕,则其录犹存;苟薪构已亡,则斯文亦丧者矣。别传者,不出胸臆,非由机杼,徒以博采前史,聚而成书。其有足以新言,加之别说者,盖不过十一而已。如寡闻末学之流,则深所嘉尚;至于探幽索隐之士,则无所取材。杂记者,若论神仙之道,则服食炼气,可以益寿延年;语魑魅之途,则福善祸淫,可以惩恶劝善,斯则可矣。及谬者为之,则苟谈怪异,务述妖邪,求诸弘益,其义无取。
地理书者,若朱赣所采,浃于九州;阚骃所书,殚于四国。斯则言皆雅正,事无偏党者矣。其有异于此者,则人自以为乐土,家自以为名都,竞美所居,谈过其实。又城池旧迹,山水得名,皆传诸委巷,用为故实,鄙哉!都邑簿者,如宫阙、陵庙、街廛、郭邑,辨其规模,明其制度,斯则可矣。及愚者为之,则烦而且滥,博而无限,论榱楝则尺寸皆书,记草木则根株必数,务求详审,持此为能。遂使学者观之,瞀乱而难纪也。于是考兹十品,征彼百家,则史之杂名,其流尽于此矣。至于其间得失纷糅,善恶相兼,既难为覼缕,故粗陈梗概。且同自郐,无足讥焉。
史通·内篇·杂述第三十四
诗句
郡书者,矜其乡贤,美其邦族,施于本国,颇得流行,置于他方,罕闻爱异。
译文
郡志书籍,夸耀本地名人和家乡荣耀,在本国流传广泛,但在其他地方很少受到重视。有些作品如常璩的《华阳国志》、刘昺的《东观汉纪》,能够传世不衰,令人钦佩。然而,家谱书籍只记载三族成员,只涉及一家之言,只能在家庭内部传承,难以传播到全国。如果家族的记载丢失了,那么这种文化就会消失。
注释
- 郡书:一种地方志,记录一个郡(相当于现代的一个省或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 矜:夸耀。
- 美:赞美。
- 邦族:家乡或者本族。
- 施于本国:流传于本国。
- 颇得流行:相当受欢迎。
- 置:放置。
- 罕闻爱异:很少听说有人给予关注和赞扬。
赏析
这首诗主要描述了古代地方志的特点,通过对比强调了家谱书籍的重要性及其局限性。诗人通过对“郡书”的描绘,展现了地方志在记录本地文化和历史中的作用,同时批评了那些只关注自己家族而忽视其他地方文化的倾向。这种批判精神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反映了诗人对文化传承和地方差异的深刻认识。
翻译后的诗句
郡志书,彰显家乡荣耀,传颂家乡英杰,在国内广为流行,在国外鲜有听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地方志在记录本地文化和历史中的作用,同时批评了那些只关注自己家族而忽视其他地方文化的倾向。这种批判精神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反映了诗人对文化传承和地方差异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