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虚美三也。

又案《春秋》之文,虽有成例,或事同书异,理殊画一。故太史公曰:“孔氏著《春秋》,隐、桓之间则彰,至定、哀之际则微,为其切当世之文罔,而褒忌讳之辞也。”斯则危行言逊,吐刚茹柔,推避以求全,依违以免祸。孟子云:“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其虚美四也。

又案,赵穿杀君而称宣子之弑,江乙亡布而称令尹所盗,此则春秋之世,有识之士莫不微婉其辞,隐晦其说。斯盖当时之恒事,习俗所常行。而班固云:“仲尼殁而微言绝。”观微言之作,岂独宣父者邪?其虚美五矣。

考兹众美,征其本源,良由达者相承,儒教传授,既欲神其事,故谈过其实。

语曰:“众善之,必察焉。”孟子曰:“尧、舜不胜其美,桀、纣不胜其恶。”

诗句

史通·外篇·惑经第四
其虚美三也。
又案《春秋》之文,虽有成例,或事同书异,理殊画一。故太史公曰:“孔氏著《春秋》,隐、桓之间则彰,至定、哀之际则微,为其切当世之文罔,而褒忌讳之辞也。”斯则危行言逊,吐刚茹柔,推避以求全,依违以免祸。孟子云:“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其虚美四也。
又案,赵穿杀君而称宣子之弑,江乙亡布而称令尹所盗,此则春秋之世,有识之士莫不微婉其辞,隐晦其说。斯盖当时之恒事,习俗所常行。而班固云:“仲尼没而微言绝。”观微言之作,岂独宣父者邪?其虚美五矣。
考兹众美,征其本源,良由达者相承,儒教传授,既欲神其事,故谈过其实。
语曰:“众善之,必察焉。”孟子曰:“尧、舜不胜其美,桀、纣不胜其恶。”

译文

《左传》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它记录了许多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但作者往往为了突出某些观点或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而对事实进行曲解。例如,在《左传》中,鲁国的赵盾杀死了晋灵公,但是作者却将此事归结为“宣子弑君”;楚国的江乙逃亡时盗取了楚王的财物,但是却被写成“令尹所盗”。这些记载虽然与历史事实相符,但却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倾向性。

《论语》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孔子曾经说过:“了解我的是只有《春秋》,误解我的也是只有《春秋》。”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春秋》的高度赞誉。然而,实际上《春秋》中的许多记载并不是完全正确的,而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而进行的取舍和加工。

《左传》中的这些记载虽然带有主观色彩,但是却反映了春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气。在当时,人们普遍崇尚道德和正义,强调尊重君主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因此,《左传》中的这些记载虽然与实际历史不符,但是却能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传统。

《左传》作为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不仅记录了许多真实事件,而且也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观念和文化传统。通过对其深入研究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发展脉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