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著书,以寓言为主;嵇康述《高士传》,多引其虚辞。至若神有混沌,编诸首录。苟以此为实,则其流甚多,至如蛙鳖竞长,蚿蛇相邻,莺鸠笑而后方,鲋鱼忿以作色。向使康撰《幽明录》、《齐谐记》,并可引为真事矣。夫识理,何为而薄周、孔哉?

杜元凯撰《女记》,博采经籍前史,显录古老明言,而事有可疑,犹阙而不载。斯岂非理存雅正,心嫉邪僻者乎?君子哉若人也!长者哉若人也!

《李陵集》有《与苏武书》,词采壮丽,音句流靡。观其文体,不类西汉人,殆后来所为,假称陵作也。迁《史》缺而不载,良有以焉。编于《李集》中,斯为谬矣。

○杂识(十条)

夫自古学者,谈称多矣。精于《公羊》者,尤憎《左氏》;习于《太史》者,偏嫉孟坚。夫能以彼所长而攻此所短,持此之是而述彼之非,兼善者鲜矣。又观世之学者,或躭玩一经,或专精一史。谈《春秋》者,则不知宗周既陨,而人有六雄;论《史》、《汉》者,则不悟刘氏云亡,而地分三国。亦犹武陵隐士,灭迹桃源,当此晋年,犹谓暴秦之地也。假有学穷千载,书总五车,见良直而不觉其善,逢牴牾而不知其失,葛洪所谓藏书之箱箧,五经之主人。而夫有云:“虽多亦安用为?”其斯之谓也。

诗句:庄周著书,以寓言为主;嵇康述《高士传》,多引其虚辞。至若神有混沌,编诸首录。苟以此为实,则其流甚多。

译文:庄子写作时,主要使用寓言的形式。嵇康在撰写《高士传》时,引用了太多虚构的言辞。如果将这种虚构的内容当作真实的事实,那么他的作品中就包含了很多不实之处。

注释:1. 庄子:中国古代哲学家,代表作品《庄子》。2. 嵇康:西晋文学家、音乐家、史学家,代表作《高士传》。3. 寓言:通过假托故事来表达某种道理或思想的方式。4. 重言:重复陈述同一观点,强调其重要性。5. 卮言:即“三言”,一种简洁明了且富有哲理的语言风格。6. 曼衍:广泛延伸。7. 真:真实。8. 广:丰富多样。9. 流:流传。10. 薄:轻视。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庄子和嵇康在著作中的表现,揭示了作者对于学术追求的看法。他赞扬庄子以寓言为主的写作方式,认为这种方式能够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而批评嵇康在《高士传》中的过度渲染和虚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认为只有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和理念才能够被后世所传承与发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