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东观汉记》曰:郭伋为并州牧,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于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始到,喜,故奉迎。”伋辞谢之。事讫,诸儿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到还?”伋使别驾计日告之,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难曰:盖此事不可信者三焉。案汉时方伯,仪比诸侯,其行也,前驱竟野,后乘塞路,鼓吹沸喧,旌棨填咽。彼草莱稚子,龆龀童儿,非唯羞赧不见,亦自惊惶失据。安能犯驺驾,凌襜帷,首触威严,自陈襟抱?其不可信一也。又方伯案部,举州振肃。至如墨绂长吏,黄绶群官,率彼史人,颙然伫候。兼复扫除逆旅,行里有程,严备供具,憩息有所。如弃而不就,居止无恒,必公私阙拟,客主俱窘。凡为良二千石,固当知人所苦,安得轻赴数童之期,坐失百城之望?其不可信二也。夫以晋阳无竹,古今共知,假有传檄它方,盖亦事同大夏,访知商贾,不可多得。况在童孺,弥复难求,群戏而乘,如何克办?其不可信三也。凡说此事,总有三科。推而论之,了无一实,异哉!
【诗句】:史通·外篇·暗惑第十二
【译文】:《东观汉记》记载,郭伋担任并州牧时,巡视到西河美稷,有许多小孩儿骑着竹马在路上迎接和拜见。郭伋问:“孩子们从哪里远道而来?”小孩回答说:“听说使君刚到,我们非常高兴,所以来接你。”郭伋婉谢他们。处理完这些事,小孩儿们将郭伋送到城外,问他:“使君什么时候回来?”郭伋让别驾算出日期告知他们,自己返回时比约定日期提前了一天,郭伋因为违信,在野亭停留,等到约定的日子再进去。
【注释】:史通·外篇·暗惑第十二:这里讲述的是关于郭伋的故事,据《东观汉记》记载,郭伋作为并州牧,到西河美稷去,有数百名孩子骑着竹马在路旁迎接他。当郭伋询问孩子们从哪里来时,孩子们回答说“听使君来到”,郭伋婉拒了他们的拜见。后来,郭伋回到并州后,按照与别驾商定的日期,应该比实际日期提前一天到达。然而,由于郭伋未能如约而至,而是在野亭停留等到了约定日期才入城,这让原本已经等待的孩子们感到失望。因此,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官员诚信的重视,以及官员应遵守承诺的重要性。同时,这也展示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人情和官员与民众之间的互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