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皇帝时,韦、武弄权,母媪预政。士有附丽之者,起家而绾朱紫,予以无所傅会,取摈当时。会天子还京师,朝廷愿从者众。予求番次在后,大驾发日,因逗留不去,守司东都。杜门却扫,凡经三载。或有谮予躬为史臣,不书国事而取乐丘园,私自著述者,由是驿召至京,令专执史笔。于时小人道长,纲纪日坏,仕于其间,忽忽不乐,遂与监修国史萧至忠等诸官书求退,曰:仆幼闻《诗》、《礼》,长涉艺文,至于史传之言,尤所耽悦。寻夫左史,是曰《春秋》、《尚书》;素王、素臣,斯称微婉志晦。两京、三国,班、谢、陈、习阐其谟;中朝、江左,王、陆、干、孙纪其历。刘、石僣号,方策委于和、张;宋、齐应箓,惇史归于萧、沈。亦有汲冢古篆,禹穴残篇。孟坚所亡,葛洪刊其《杂记》;休文所缺,谢绰裁其《拾遗》。凡此诸家,其流盖广。莫不赜彼泉薮,寻其枝叶,原始要终,备知之矣。若乃刘峻作传,自述长于论才;范晔为书,盛言矜其赞体。斯又当仁不让,庶几前哲者焉。

诗句:

  1. 孝和皇帝时,韦、武弄权,母媪预政。
    译文:当时,孝和皇帝的时期,韦氏和武氏两人玩弄权术,母亲也在朝政中有所作为。
    注释:孝和皇帝,即孝文帝,北魏的一位皇帝;韦氏,指韦诞,曾任尚书右仆射;武氏,指武三思,曾为内史监;母媪,即太后,这里指的是皇太后。
  2. 士有附丽之者,起家而绾朱紫,予以无所傅会,取摈当时。
    译文:有些士人依附于权贵,一跃成为高官厚爵,而我则无所攀附,被排斥在外。
    注释:附丽之者,指那些依附权贵的人;起家而绾朱紫,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高官厚爵;无所傅会,意为没有依靠关系;取摈当时,指被当时的权贵所排斥。
  3. 会天子还京师,朝廷愿从者众。予求番次在后,大驾发日,因逗留不去,守司东都。杜门却扫,凡经三载。
    译文:恰好此时天子回京,朝廷中有许多人愿意追随他,而我请求排在最后,因此被留下来看守东都。我闭门不出,整整三年。
    注释:会天子还京师,指孝文帝回到京城;朝廷愿从者众,指许多官员希望追随孝文帝;予求番次在后,指我请求留在后面;大驾发日,指孝文帝的车驾出发;因逗留不去,指我因为某些原因未能随行;守司东都,指我在东都洛阳留守。
  4. 或有谮予躬为史臣,不书国事而取乐丘园,私自著述者,由是驿召至京,令专执史笔。
    译文:有人诬陷我亲自担任史臣,不记载国家大事反而在田园间寻欢作乐,私自撰写文章。因此被紧急召回京城,让我专门负责编修史书。
    注释:谮予躬为史臣,指有人诬陷我亲自担任史臣;不书国事而取乐丘园,指我不顾国家的大事而沉溺于享乐之中;私自著述者,指有人在私下里撰写文章;驿召至京,指我被紧急召回京城;令专执史笔,指让我专门负责编写史书。
  5. 于时小人道长,纲纪日坏,仕于其间,忽忽不乐,遂与监修国史萧至忠等诸官书求退,曰:仆幼闻《诗》、《礼》,长涉艺文,至于史传之言,尤所耽悦。
    译文:那时小人横行霸道,纲纪日渐败坏,我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感到非常不快乐,于是写信给监修国史的萧至忠等人请求辞职,说:“我自幼学习《诗经》、《礼记》,长大后又涉猎了各种文艺作品,特别是史传著作更是我所钟爱的。”
    注释:小人道长,指小人当道,风气不正;纲纪日坏,指纲纪败坏;仕于其间,指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忽忽不乐,形容心情忧郁;遂与监修国史萧至忠等诸官书求退,指向监修国史的萧至忠等人写信请求辞去职务;仆幼闻《诗》、《礼》,长涉艺文,以至史传之言,尤所耽悦,说我自幼学习《诗经》和《礼记》,长大后又涉猎了各种文艺作品,尤其是史传著作更是我所钟爱。
  6. 寻夫左史,是曰《春秋》、《尚书》;素王、素臣,斯称微婉志晦。两京、三国,班、谢、陈、习阐其谟;中朝、江左,王、陆、干、孙纪其历。刘、石僭号,方策委于和、张;宋、齐应箓,惇史归于萧、沈。亦有汲冢古篆,禹穴残篇。孟坚所亡,葛洪刊其《杂记》;休文所缺,谢绰裁其《拾遗》。凡此诸家,其流盖广。莫不赜彼泉薮,寻其枝叶,原始要终,备知之矣。
    译文:追溯那些古代的史官们,就是《春秋》和《尚书》;被称为“素王”和“素臣”的那些人物,他们的事迹虽然隐约难明,但志向却十分隐秘。关于东汉、西晋、东晋三个朝代的历史,有班固、谢安、陈寿、习凿齿等人的著作进行阐述;关于南朝宋和齐两个朝代的历史,有王羲之、陆机、干宝、孙皓等人的著作进行记述。在刘宋王朝建立之前和南北朝时代初期,有许多书籍散失,其中一些被收藏在汲冢中。如《墨子》一书就保存在这些书中;另外还有一些书籍被收藏在禹穴中。《史记》一书由于孟轲已经去世而无法找到原著,后来经过葛洪的整理刊印了《史记》的节选本《史记杂记》。《南史》一书由于萧子显去世而无法完成,后来经过谢灵运的补充才得以完成。《北史》一书也由于魏收去世而无法完成,后来经过了李慈的补充才得以完成。这些书籍虽然各有特色,但其影响却是十分广泛的。它们都在研究历史方面做出了贡献,有的详细阐述了某个朝代的历史发展情况;有的则对某个人物进行了评论或评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