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
五脏不安。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诗句释义
1 心藏脉,脉舍神:心负责储藏血液,而血液在人体中运行的通道称为“脉”。心脏的功能状态会影响这些血脉,从而影响到全身的气血运行和精神状态。
-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心气不足时(心气虚),人会显得悲伤;反之,如果心气太过旺盛(心气实),人则会表现出过度的快乐,无法自制。
- 肺藏气,气舍魄:肺主要藏纳呼吸之气,而呼吸之气与人的精神状态有关。当肺气虚弱时(肺气虚),人会鼻塞不畅或呼吸困难;当肺气过盛时(肺气实),人则会出现喘息、胸部饱满并仰面呼吸的情况。
- 肾藏精,精舍志:肾是人体精气的主要储藏之地,而精神活动与肾中的精气密切相关。当肾气虚弱时(肾气虚),人会感到四肢厥冷;反之,如果肾气太过旺盛(肾气实),则可能出现肿胀。
- 五脏不安:这一句指的是上述四脏的状态出现问题。
- 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必须观察五脏的具体表现,以此来确定其气的虚实情况,从而进行恰当的调理。
- 谨而调之也:谨慎地调整治疗方案。
译文
心藏脉搏,脉搏依赖心脏。心脏功能减弱,悲伤情绪随之而来;心脏功能亢进,过度的喜悦难以自控。
肺藏呼吸之气,气息依赖于肺部。肺部功能虚弱,鼻塞不通畅;气息过多,出现喘息和胸部饱满,甚至仰面呼吸。
肾藏生命精华,精髓依赖于肾脏。肾脏功能虚弱,四肢发凉;肾脏功能异常旺盛,导致身体肿胀。
五脏功能失调,影响整体健康。必须仔细观察五脏的具体表现,了解其气的虚实情况,谨慎地进行调理。
赏析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是中医古籍中的经典之一,它深入探讨了五脏六腑的功能及其与气血的关系。通过分析心的藏脉、肺的藏气、肾的藏精等概念,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中医对身体健康的全面视角。每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表现,当这些脏器的健康状况发生变化时,会影响到人体的整体状态。因此,了解五脏六腑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生理特点,对于预防疾病、维持健康至关重要。此外,该篇章还强调了观察和诊断的重要性,提示我们在日常养生保健中,应注重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