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忧饥,治之取手太阴、阳明,血变而止及取足太阴、阳明。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舌下少阴。视之盛者,皆取之,不盛,释之也。
狂言、惊、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狂,目妄见、耳妄闻、善呼者,少气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阳、太阴、阳明、足太阴、头、两顑。
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善笑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阴、太阳、阳明,后取手太阴、太阳、阳明。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顷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骨□二十壮。
风逆,暴四肢肿,身漯漯,唏然时寒,饥则烦,饱则善变。取手太阴表里、足少阴、阳明之经。肉清取荥、骨清取井、经也。
【译文】
狂病的发病,是由于先有悲愁的缘故。喜笑、发怒、胆怯的人,是因忧愁饥饿所致,治疗时取手太阴经和阳明经,用针刺出血后停止,同时取足太阴经和阳明经。狂病开始发作,病人会少眠,不思饮食而自感高尚和贤明,自以为聪明,自以为尊贵;喜欢辱骂别人,日夜不停地说胡话,治疗时取手阳明经、太阳经、太阴经和舌下少阴经。根据病人表现的盛衰情况进行治疗,不盛的就不需治疗了。
狂言、惊叫、善笑、好歌唱、妄行不止等,多由大恐引起的。治疗时取手阳明经、太阳经、太阴经。狂病,目妄见、耳妄闻、善哭者,是由于少气不足所致。治疗时取手太阳经、太阴经、阳明经和足太阴经、头和两颞。
狂患者多食,善于见鬼、神、能见到鬼神的人,善笑而不表现在外的表现,是由于得了大喜之疾。治疗时取足太阴经、太阳经、阳明经,然后取手太阴经、太阳经、阳明经。狂病患者刚发生新病,未到上述情况的,应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过一段时间后即可痊愈。如果不愈,再用针刺的方法治疗,灸骨上二十个壮。
风邪逆于经络,使四肢肌肉肿胀,身体消瘦,有时寒栗,饥时则烦躁不安,饱时则易发为躁动不安。治疗时应取手太阴经及其表里经,足少阴经,阳明经。肌肉瘦削取荥穴,骨骼瘦削取井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