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逆为病也,足暴清,胸若将裂,肠苦将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暖取足少阴,清取足阳明,清则补之,温则泻之。厥逆腹胀满,肠鸣,胸满不得息,取之下胸二胁,咳而动手者,与背输,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
内闭不得溲,刺足少阴太阳,与抵上以长针。气逆,则取其太阴、阳明、厥阴,甚取少阴、阳明,动者之经也。
少气,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骨酸体重,懈惰不能动,补足少阴。短气,息短不属,动作气索;补足少阴,去血络也。

原文诗句:

黄帝内经 · 灵枢 · 病狂

厥逆为病也,足暴清,胸若将裂,肠苦将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暖取足少阴,清取足阳明,清则补之,温则泻之。

译文:
厥逆是一种疾病,其特征是足部突然感到冰冷,胸部好像要裂开,肠部疼痛如同被刀割,烦躁且不能吃饭,脉搏的大小都变得涩滞。温暖时应该取足少阴经的穴位进行治疗,寒冷时应取足阳明经的穴位进行治疗。治疗时应根据症状的寒热来选择补或泻的方法。

注释:

  • 厥逆:指身体出现异常情况,如突然感到寒冷、手足冰凉等症状。
  • 足暴清:形容足部感到异常冰冷,好像被冰霜覆盖。
  • 胸若将裂:形容胸痛如同要裂开一样。
  • 肠苦将以刀切之:形容肠部疼痛像被刀片切割一般。
  • 烦而不能食:形容人因为疼痛而烦躁不安,无法正常进食。
  • 脉大小皆涩:形容脉搏的大小都变得涩滞。
  • 暖取足少阴:在寒冷时应该刺激足少阴肾经的穴位进行治疗。
  • 清取足阳明:在寒冷时应该刺激足阳明胃经的穴位进行治疗。
  • 气逆:指气血运行逆乱失常。
  • 太阴、阳明、厥阴:中医经络理论中的主要经络,分别对应人体的脾、肝和心。
  • 少阴、阳明:同上,也是关键的经络。
  • 吸吸:呼吸困难的样子。
  • 漯漯:形容身体无力的感觉。
  • 骨酸体重:形容骨头酸痛和身体重沉的症状。
  • 动者之经:指气血运行不正常的经络。
  • 补足少阴:通过补充足少阴肾经的气血来调整身体的平衡。
  • 短气:呼吸急促,气息短促。
  • 动作气索:形容因气不足而导致的动作无力。
  • 去血络:清除体内的瘀血,促进气血流通。

赏析:
这首诗主要描述了一种由于气血逆乱导致的病症——厥逆。诗中详细描述了这种病症的表现,包括足部寒冷、胸痛、肠部绞痛等,并通过不同的治疗策略(如补、泻、刺),指导如何应对这种病症。整首诗体现了古代中医对疾病的深刻理解和治疗方法的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