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曰:愿闻其故。伯高曰:皮之部,输于四末;肉之柱在臂胫诸阳分肉间,与足少阴分间;血气之输,输于诸络,气血留居,则盛而起,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骨之属者,骨空之所以受益脑者也。
黄帝曰:取之奈何?伯高曰:夫病变化,浮沉深浅,不可胜究,各在其处,病间者浅之,甚者深之,间者小之,甚者众之,随变而调气,故曰上工。
黄帝问于伯高曰:人之肥瘦大小温寒,有老壮少小,别之奈何?伯高对曰:人年五十已上为老,二已上为壮,十八已上为少,六岁已上为小。
黄帝曰:何以度知其肥瘦?伯高曰:人有肥、有膏、有肉。
黄帝曰:别此奈何?伯高曰:腘肉坚,皮满者,肥。腘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
黄帝曰:身之寒温何如?伯高:膏者,其肉淖而粗理者,身寒,细理者,身热。脂者,其肉坚,细理者热,粗理者寒。

【原诗】

黄帝曰:愿闻其故。伯高曰:皮之部,输于四末;肉之柱在臂胫诸阳分肉间,与足少阴分间;血气之输,输于诸络,气血留居,则盛而起,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骨之属者,骨空之所以受益脑者也。

黄帝曰:取之奈何?伯高曰:夫病变化,浮沉深浅,不可胜究,各在其处,病间者浅之,甚者深之,间者小之,甚者众之,随变而调气,故曰上工。

黄帝问于伯高曰:人之肥瘦大小温寒,有老壮少小,别之奈何?伯高对曰:人年五十已上为老,二已上为壮,十八已上为少,六岁已上为小。

黄帝曰:何以度知其肥瘦?伯高曰:人有肥、有膏、有肉。

黄帝曰:别此奈何?伯高曰:腘肉坚,皮满者,肥。腘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

黄帝曰:身之寒温何如?伯高:膏者,其肉淖而粗理者,身寒,细理者,身热。脂者,其肉坚,细理者热,粗理者寒。

【注释】

黄帝:古代传说中黄帝是上古时期的一个君主,也是传说中的医圣。

内经: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

灵枢: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的一个部分,主要讨论人体经络和腧穴。

卫气失常:指卫气运行失常导致的健康问题。

皮之部:指皮肤的表层。

输于四末:输送到四肢末端。

肉之柱:指肌肉的结构。

筋部:指筋骨相连的部位。

骨之属者:指的是骨骼结构。

骨空:指骨骼之间的空隙。

受益脑者:指的是骨骼对人体头部的支持作用。

度:衡量、估计的意思。

别:区别、分辨。

肥:指脂肪含量多。

膏:指脂肪含量适中。

肉:指肌肉。

寒温:指温度冷热。

有:表示存在。

何以度:用什么方法可以度量。

度知:度量并知道。

腘(guǎn)肉:大腿后侧的肌肉。

坚:坚实。

皮满者,肥:皮肤饱满的,是肥肉。

不坚:不坚实。

缓:松弛。

膏者:脂肪较多的情况。

其肉坚,细理者,热:指肌肉较坚硬且纹理细腻的,是热体质。

粗理者,寒:肌肉粗硬且纹理粗糙的,是冷体质。

【赏析】

这是一篇关于中医理论的文献记录,描述了人体各部位的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文中提到了人体的不同部位及其特征,如皮肤的表层、肌肉的结构等,以及如何根据不同部位的特征来判断人的健康状况。同时,文章也强调了观察和测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观察来了解人的健康状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