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铨选客不须嗔,五个登科各有因。
无识伯和怜吉獠,弄权虞候为王申。
载华甲第归丞相,裴子门徒入舍人。
莫怪邵南书判好,他家自有景监亲。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在了解诗歌的手法和语言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此诗首联写诗人自谦之语,“三铨选客不须嗔”,意谓自己虽为诗人而入仕,但并非因为自己有才德而得官,而是因为皇帝三铨选人时,自己被录用了;“五个登科各有因”,言及五经举荐,各有所取。颔联点出自己的出身,“无识伯和怜吉獠”是说自己出身贫微,“弄权虞候为王申”则是讽刺那些弄权的小人,他们倚仗权势欺压百姓。颈联写自己仕途得意,受到重用。尾联抒发感慨,“莫怪邵南书判好,他家自有景监亲”,意思是说不要奇怪我邵南的文章写得那么好,因为我是景监的侄子啊。
【答案】
(1)译文:我三铨选人不用发愁,五个科举考试都有理由。没有见识的伯和可怜我像吉獠,玩弄权术的虞侯却成了王申。我载华甲第归丞相,裴子门徒入舍人。不要奇怪我邵南书判好,因为我是景监的侄子啊。
注释:①长揖 指作揖行礼,表示谦虚。②五经举荐:汉代选拔官员的一种方法,由地方长官推荐人才,经中央考试合格者,授予不同等级的官职。③登科:科举考试中试。④虞侯:指虞诩,东汉官吏,曾任侍御史、尚书令等职,曾因直谏而免官。⑤景监:汉景帝时宦官,后任太子少傅。⑥邵南:指东汉末年名士邵陟,曾任司徒掾。⑦书判:文辞与判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