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殿金开钥,诏引贤良卷珠箔。
花间赐食近丹墀,烟里挥毫对青阁。
万年枝影转斜光,三道先成君激昂。
谷水直言身不顾,郤诜高第转名香。
绿槐阴阴出关道,上有蝉声下秋草。
奴子平头骏马肥,少年白皙登王畿。
五侯客舍偏留宿,一县人家争看归。
南向千峰北临水,佳期赏地应穷此。
赋诗或送郑行人,举酒常陪魏公子。
自怜寂寞会君稀,犹著前时博士衣。
我欲低眉问知己,若将无用废东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此题的考点是了解并翻译全诗,赏析作者的情感和写法。首先要求考生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明确原诗的内容,然后结合自己积累的文化常识和生活经验进行理解,最后用流畅的语言将整首诗表达出来,包括诗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以及语言特点。
“别泛水县尉”,泛水:汉县名,今河南南阳西平西南一带。泛水为汉高祖刘邦所置之县,故址在今河南省南阳县北。尉:县尉,县的行政长官,负责治安,管理地方事务。泛水县尉即泛水县的地方官。
“未央宫殿金开钥”一句,开钥:打开钥匙或锁。未央宫,汉皇宫名,位于长安城中部,是西汉皇帝的正宫。据《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始建未央宫,至孝武时增修壮丽。
“诏引贤良卷珠箔”两句,诏引贤良卷珠箔:皇帝召集贤才,打开帘子迎接他们。珠箔,用珠宝做成的帘子。这句的意思是皇帝召集贤才,打开帘子迎接他们。
“花间赐食近丹墀,烟里挥毫对青阁”,赐食:指皇帝赏赐食物给臣下。丹墀:台阶前的红色石阶,这里指宫廷台阶。青阁:指文房四宝,泛指书阁。
“万年枝影转斜光,三道先成君激昂”两句,万年:指汉武帝。转:转动;斜:倾斜,指夕阳斜照。这句意思是说汉武帝的枝叶影子在夕阳下旋转着,三道先完成。这两句写汉武帝的英明神武。
“谷水直言身不顾,郤诜高第转名香”两句,谷水:指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沛郡(今江苏徐州)附近的谷水河。直:通达,通畅。郤诜:字伯玉,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后汉书·文苑传》载:“诜幼聪警,年数岁便读《论语》,傍观者皆曰‘彼年少必能成’。又《汉书》中人名多不常作,诜见而记之,人以为有神鉴焉。”转:转变,指改换门庭。名香:声誉。
“绿槐阴阴出关道,上有蝉声下秋草”两句,绿槐阴:指槐树茂密荫凉之地。关道:指函谷关。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蝉声:指秋天的叫声。
“奴子平头骏马肥,少年白皙登王畿”两句,奴子:仆人。王畿:指京城洛阳一带。这句意思是说仆人们的头上都戴着黑色的平头帽子,骏马肥壮。少年们皮肤白皙,纷纷登上了洛阳这个繁华的城市。
“五侯客舍偏留宿,一县人家争看归”两句,五侯:指汉代的五位贵族,这里指代显贵权贵们。客舍:客人的住所。这句意思是说那些显贵权贵的客舍中,常常有人留宿。一县人家:指整个县城的人家。这句意思是说整个县城的人家都争先恐后的去看这些显贵权贵们的归来。
“南向千峰北临水,佳期赏地应穷此”两句,南向:指面向南方。这句意思是说面对着南方千山万水的风光。这句的意思是说面对着南方千山万水的风光,欣赏美景的地方应该没有穷尽了。
“赋诗或送郑行人,举酒常陪魏公子”两句,郑行人:指郑玄,汉朝经学家。魏公子:指魏国公子信陵君。这句意思是说诗人有时赋诗送给郑玄,有时举杯陪伴信陵君。
“自怜寂寞会君稀,犹著前时博士衣”两句,自怜:自己感到可惜或可怜。自怜寂寞会君稀:意思是说自己很可怜寂寞,很少有机会见到君王。这句意思是说虽然自己感到很寂寞,很少有机会见到君王。犹著前时博士衣:意思是仍然穿着过去那件学士服。这句意思是说虽然自己感到很寂寞,但是仍然穿着过去那件学士服。
【答案】
①泛水县:泛水县,汉初所置县名,治所在今河南南阳西平西南。②未央宫殿:未央宫,汉皇宫名,位于长安城中部
,是西汉皇帝的正宫。③珠箔:用珠宝做成的帘子。④丹墀:台阶前的红色石阶,这里指宫廷台阶。⑤青阁:泛指书阁。⑥万年
枝影:汉武帝的枝叶影子。⑦三道先成:指汉武帝英明神武。⑧谷水:指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沛郡(今江苏徐州)附近的谷
水河。⑨直谏:通达,通畅。⑩郤诜:字伯玉,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后汉书·文苑传》载:“诜幼聪警,年数岁便读《论语
》,傍观者皆曰‘彼年少必能成’。又《汉书》中人名多不常作,诜见而记之,人以为有神鉴焉。”⑪名香:声誉。⑫绿槐
阴阴:茂密的槐树荫凉之地。⑬上秋:指秋天的叫声。⑭奴子:仆人。⑮平头:黑色的平头帽子。⑯骏马肥壮:指骏马
肥大。⑰白皙:皮肤白皙。⑱王畿:指京城洛阳一带。⑲五侯:指汉代五位贵族。⑳客舍:客商的住宅。㉑争
看:争相观看。㉒佳期赏地:优美的风景胜地。㉓穷:无尽头。㉔赋诗:指吟诗作赋。㉕饯行:送别。㉖魏公子:指魏国公子信陵君。
㉗举酒:饮酒。㉘自怜:自己感到可惜。㉙会君稀:少有机会见到君王。㉚犹著:还穿着。㉛前时:以前的时候。
㉜自怜寂寞:自己感到可惜寂寞。㉝自怜寂寞会君稀:自己感到可惜寂寞,很少有机会见到君王。㉞犹著前时博士
衣:穿着旧时的礼服(即学者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