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颓年志不迷。
一竿长地坐磻溪。
钓□□□□□□,□清时。
直道守迟频负命,子鳞何必用东西。
我不□□□□□,□□□。
【注释】
1.志不迷:志向坚定不移。 2.八十颓年:八十多岁的人。 3.长地:长久,长久居住。 4.磻溪: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有吕尚钓鱼台遗迹。 5.钓□□□□□□,□清时:用典,指春秋末年越国名相范蠡弃官隐逸之事。 6.子鳞:作者自称。 7.直道守迟频负命:直道,正直之道,坚持正道;守迟,坚守节操,不趋炎附势;频,频频;负命,辜负使命。 8.子鳞何必用东西:子鳞,作者自谓;用东西,指为权贵奔走效力。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退居山中后写的一首感怀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看破和对人生真谛的体悟。
上片起首两句点明自己的年龄与志向:“八十颓年志不迷。”虽然已经八十高龄,但作者的志向依然坚定不移。“一竿长地坐磻溪”一句,写自己长期在磻溪垂钓,表明自己淡泊明志、归隐山林的心境。“钓□□□□□□,□清时”,化用典故,以吕尚为例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吕尚在磻溪钓鱼,遇周文王得重用。这里以吕尚喻指作者,意即自己虽隐居磻溪,但仍然期待着时机一到,能被朝廷征用,实现自己报国有志。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又体现了他仍抱有远大抱负。
下片写自己坚守节操,不为权贵所动。“直道守迟频负命,子鳞何必用东西”,意思是说,坚守正道,即使久待也无悔,不必为权贵所动而改变初衷。“子鳞何必用东西”一句,作者以“子鳞”自谓,言自己不必像其他趋炎附势的权贵一样去迎合权势,而应坚持自己的志向。
整首词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坦率,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淡泊名利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