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掩茅亭书满床。
冰川松竹自清凉。
幽境不曾凡客到,岂寻常。
出入每教猿闭户,回来还伴鹤归装。
闲至碧溪垂钓处,月如霜。

云掩茅亭书满床。

冰川松竹自清凉。

幽境不曾凡客到,岂寻常。

出入每教猿闭户,回来还伴鹤归装。

闲至碧溪垂钓处,月如霜。

这首诗是唐代敦煌曲子的作品《浣溪沙·幽境》。诗中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静谧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述,展示了一个自然与超然的境界。接下来将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 诗句解读:首句“云掩茅亭书满床”描写了一间被云雾遮掩的茅亭内,书籍堆积如山。这里的“云掩”不仅形容了环境的隐秘性,也暗示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第二句“冰川松竹自清凉”则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冰川、松树和竹子为象征,展现了一种高洁、清新的氛围。这些自然元素不仅美化了画面,也反映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幽境不曾凡客到,岂寻常”表达了这种境界的高不可攀,只有真正领悟的人才能体会到其独特之处。这一句强调了诗中的幽远之地不是一般游客所能轻易到达的地方。

  • 译文对照

  • “云掩茅亭书满床。” (被云雾笼罩的小茅亭里,书架上堆满了书籍。)

  • “冰川松竹自清凉。” (在冰川和竹林之间,我感受到了一种清凉。)

  • “幽境不曾凡客到,岂寻常。” (这样一个幽深的环境,不是普通客人能够随意造访的。)

  • “出入每教猿闭户,回来还伴鹤归装。” (每次进出,都像是让猿猴关上了门;回到这里,又像是有仙鹤陪伴。)

  • “闲至碧溪垂钓处,月如霜。” (我在这片宁静的溪边垂钓,月光皎洁如同霜雪。)

  •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一个静谧自然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的向往和赞美。诗中的自然景观不仅仅是背景的存在,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象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同时,诗中使用了许多意象,如“云”、“冰川”、“松竹”、“猿猴”、“鹤”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禅意和宁静的画面,让人联想到禅宗中的“山水禅心”,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表达。

《浣溪沙·幽境》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心灵的抚慰和精神的寄托。通过细致入微的自然描绘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这首诗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珍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